北大为何容不下意见表达

时间:2012-09-13 15:47   来源:中国台湾网

  9月11日下午,一来自河南公民路过北大西门搞行为艺术,抨击北京高考生享受太多特权。希望有更多的公民行动起来,向教育不公平说,NO。围观路人还送矿泉水,活动完毕,北大保安表现出北大应有之精神,纷纷握手、留影,以示支持( 9月12日 大河网 )。

  河南学生以行为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对教育公平的渴望。此举赢得了北京市民送水的物质支持与北大保安握手留影的行为肯定。在此民意基础上,而对于表达行为艺术的河南公民,却受到了惩罚。

  送匾“北京人大学”,从新闻报道来看,这位90后青年并没有暴力行动,而非常理性甚至是艺术的形式表达诉求,不哭不闹不上访,并没有地方政府闻之色变的“闹访”,何以害怕如斯,居然先扣押后派两人专门押送回拘留所呢?

  此举是北大所为还是地方警局所为,抑或是北大向地方警局报警?但是,面对记者的追问,地方警局的回应却分明另有玄机一般:对于此事,不知道,也不能说。好一个不能说!大凡不能说有几种情况,有保密之责,不能说;一旦说出来,有受惩之虞,故此不敢说;嫌其过于肮脏,不愿说,所以,表现出来都是“不能说”。此次前来呈情表愿的学生被抓,不知属于哪一种情况,颇令人费思量。

  钱学森曾在弥留之际,表达了他至死的纠结: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问题如此坚锐,也让人难堪,但还是应人与机构做出回应,特别是北大应该站出来。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上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是何其振聋发聩。网罗众家,给予自由,任其成长为大师,显然是蔡元培隔时空的回答了钱学森。但摆在北大面前的问题是众家到底如何网罗,设若北京大学完全变成北京人大学,则众家难进,外地学子难入,学术与文化都在近亲繁殖,不单北大要成为全国纳税人所豢养的地方利益团体,更有可能生出先天不足畸形儿。

  蔡元培又说:“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哪知道旧的一方面,看了这点半新的,就算‘洪水猛兽’一样了。又不能正当的辩论法来辩论,鬼鬼祟祟,想借着强权来干涉。于是教育部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站在今天来看,蔡的思想与兼容并包的胸怀依然是后人无法仰及的,当日北大对管制是反抗的,而今日北大对异议力量是要进行管制的,对当年蔡元培先生所不屑的力量更为依赖。

  蔡元培提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但是,蔡元培从来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北大对人才的录取居然划地成牢变相成了北京的福利了。对于学生踩高跷的意见表达,北大不尊重其自由表达,反而依靠政府的强制手段对一心向往之的学子下手。这些年不断有人撰文追忆蔡元培,称世上再蔡元培先生,看来此论不妄。

  当公民权利日益觉醒,本应站在时代前列引导公民觉醒,最少也为公民权利觉醒鼓与呼的大学,却成了阻碍权利意识表达的帮凶,这无论如何与大学精神日远,光此一点,则证明北大已入二流大学。当年,北大是五四的中坚力量,无法想象今天竟然无法容忍意见的表达。

  所以,河南学子送北京人大学匾牌被捕一事,初看是争教育平权的失败,但往深处看,却不难洞见教育沦为政府附庸、丧失思想与人格独立的大悲剧。而这又注定了中国将继续成为一个缺乏大师的国家,有的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泛滥。(中国台湾网网友 宁新春)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