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旅游经济”岂能仅靠门票涨价

时间:2012-04-05 15: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清明假期来临,各地美景吸引着外出旅行的民众。与美景一起迎接游客的还有蛰伏了一冬的票价。新一轮旅游旺季来临,近百5A景区门票跨入“百元时代”。(4月3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景区门票纷纷步入“百元时代”,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会加大旅游的支出,对于景区经营者而言无疑会增加一定的门票收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无疑会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但是,对于整个“旅游经济”的繁荣来看,高涨不下的门票远非刺激良策,因为“旅游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应该包含着门票、周边产业、人性化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景区之所以将门票价格调整到疯长的境地,原因无他,只不过就是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竭泽而渔罢了。因为门票的增加会在短期内迅速增加收入,而不需要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但是,从长远看,假如景区门票处于非理性的状态下,消费者完全可以对于旅游与否用脚投票,当难以承受或者在心理上不愿接受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选择退出,那么,景区便由此会出现游客减少的现象。

  其实,门票涨价也非一刀切,因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出现相应的价格上涨,但这个上涨的幅度要合理并且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价格听证会。在听证会的举行中要杜绝出现“一听就涨”的陷阱,让景区门票价格处于合理的地步。除此之外,景区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很重要。抑制门票价格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改变目前部门所有制的现状,让政府部门进行管理,有经验的专业机构负责经营。

  而最重要的,要繁荣“旅游经济”除了抑制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要提高收益,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增强软实力,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才能让游客感到物有所值,形成良性循环。地方政府要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开发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多种旅游类型。在欠发达地区,可以将景区周边依赖农业的地区转为“1+3”产业,将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使当地百姓增收。

  因为假如将“旅游”视作一种休闲商品的话,其按照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是对于价格处于较大弹性的,即价格的上升会减少游客的数量,而价格的下降会增加很多游客的数量,呈现“薄利多销”的局面,其总体收益上仍旧是获益颇多的,而这个获益的过程无疑就是那些周边产业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可见,要繁荣“旅游经济”仅仅依靠门票的涨价乃万万不行,唯有广开思路才能走出死胡同。(中国台湾网网友:王传言)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