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教育缺乏对人的心理关注

时间:2011-05-26 17:13   来源:Z--中国台湾网 

  如果通俗地回答“什么是教育”,你会怎么说?昨日,在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被邀请作报告的省特级教师、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给出的答案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此语一出,引起与会人员热议。(5月25日《楚天都市报》)

  “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看似一句简单的话,但其表现出一个基本的事实:当下的教育起码没有做到“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姑且不说睡不好觉,因为只要是经历过学生生活的人,不难理解这话;而明天不跳楼的案例同样不胜枚举。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而又自尊心强是造成学生跳楼悲剧的主要原因。缺乏心理关注的教育实际上埋下了诸多隐患。

  应该说,教育确如一些教育人士所言,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心理,还包括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等。但有一个前提教育对象是人,各种教育形式教育手段都是围绕人展开的。好比是盖楼,楼房固然是各种建材搭造的,但并非所有建材按一定规则搭造就能成为合格的楼房。要成为合格的楼房,首先建材得过关,其次楼房的地基得稳固,楼房的规划得合理。相比而言,知识、技能等只能算是一个人成长的“建材”,最终落到实处的还是学生本身的成长,把这些内容罗列到学生身上自然有用,但并非意味着学生的真正成长。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关注极少,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如何完成自己的要求。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学校给老师下达教学任务,而老师为了完成任务也只能把压力集中到学生身上,及格率、升学率、优秀率这些都需要学生来完成。如果学生完不成就意味着老师自身的利益可能受损。在一个关注人的社会,教育应该因材施教。但碍于现实状况的限制,老师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成绩优良的学生考得更好,成绩落后的学生不至于落下,一个孩子最终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绝不轻松。

  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愿意更多关注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那些成绩差调皮的学生冠以“问题学生”的名义来看待。这种人为的划分其实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一些学生的心理负担。比如,曾有报道某校的班主任组织学生“民主投票”,令一个“问题女生”退学,结果这个学生自杀。这实际上正是因为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心理的不光不顾造成的悲剧。真正的教育应该秉承“只有问题老师,没有问题学生”的理念。

  其实,我们更该追问的是,是谁让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不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予以关注?诚然,老师的本性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整个教育界秉持的观点都是给孩子们教知识才是教师的本职,而衡量这种本职的工具就是考试。不能说考试有何不对,但一味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优良和教师尽责的唯一判断标准,而忽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干预作用,“今天睡不好觉明天会跳楼”的悲剧只会一次又一次上演。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在当下社会的心理成长更不能忽视。(作者姓名: 戈海)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