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周黎明投身话剧创作的第一部作品《环路男女》,请来了赖声川担任艺术总监,这部剧于国话先锋剧场演出后将全国多城市巡演。
从这部剧的角色定位看,八个人有几个明显“过界”了,工程师与保姆过了界,工程师夫人与留美大学生过了界,大导演与龙套男演员过了界……周黎明之所以将剧名定为《环路男女》,是因为他觉得用北京的城市环路结构作为这部戏的戏剧结构,有利于表明权力与权力附属品的关系。另外,他也欣赏奥地利剧作家施尼茨勒话剧《轮舞》中人物的交叉关系。
从创作立意上,《环路男女》毫无疑问是以批判为出发点的,剧中人物的阶层格局明显,角色性格也贴切到位,但细心一点会观察到,在四组人物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角色,总是讨人嫌的。处在被支配状态的角色,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人格缺点,但作品还是给予了他们不着痕迹的理解与宽容。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角色是保姆,她灵巧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回国创业的工程师先是进行等价交换,后反客为主掌控局面,成功上位为公司秘书,并在站稳脚跟后与公司副总合作,成为了工程师的竞争对手……保姆仿佛深谙厚黑学,但看完后对她却很难产生反感,因为在她与工程师的“交易”过程中,观众还不断看到,她对来自农村的前男友心怀眷顾,对她的出生地充满乡愁,她骨子里还是那个善良的农村妞,是复杂的城市教会了她讨价还价、夺取利益最大化。
创作者对于剧中的底层人士并没有廉价的同情,也无意通过表现底层人的苦难来煽动情绪,周黎明将所有角色放在一个平等的舞台上让他们对话。当来自六环外的男女闯进了二环的世界,虽然环路差距(阶层差距)还在,但在欲望面前,他们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口头上自嘲自黑,但下手却一点也不手软。当四个过界男女遇到一起,就像《轮舞》那样,“A和B发生关系,B和C发生关系,C又和A发生关系”,用工程师的话说,“我们四个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怪圈”。
“完美的怪圈”可以视为《环路男女》的戏剧之核,这个怪圈的形成轨迹非常清晰,它符合剧中角色的欲望需求,又对现实有着真实地映射,我们的生活当中何尝不存在这样的怪圈?它可能不是情爱关系的怪圈,但也可以是功利社交的怪圈,是利益交换的怪圈,这些怪圈形成的原始动力,除了溢于言表的欲望,更有来自人性深处的幽暗。《环路男女》的批判意义并不仅在于嘲讽权力,剧中的“权力”其实是个含糊的存在,因为那个有权者,随时可能摔倒倒向被支配的一面。这些是让人感觉沉重的地方,好在结尾欲望消失,人们返璞归真,剧中“几乎没有一个好人”,变成了“大家都不是坏人”。回到“我本善良”的层面,《环路男女》也变成了名符其实的都市话题剧。(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