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人类灵魂投向宇宙的一次眺望,只要人渴求美的心灵一日不曾丧失,对诗歌的传播、诗意的追寻便将永久地持续下去。随着微信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渐趋炙手可热,诗歌传播亦开始于微信平台上开疆辟土,“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公众账号脱颖而出。转眼间,“为你读诗”已经有了50万左右的读者和粉丝,微信平台摇身一变成了向读者递送诗意的使者。
诗歌传播有了新渠道
“希冀以读诗的方式,为现代社会中奔忙的人们,探寻一片可以让灵魂栖息的诗意”,这是“为你读诗”办号的宗旨,同时也是这一类诗歌公众账号的最高目的,它们均致力于通过微信平台为读者推介诗歌,引领人们“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方式”。
“为你读诗”是由尚客私享家发起的诗歌艺术活动,并邀请“高大上”的各界翘楚作为平台的读诗者,而“读首诗再睡觉”背后则是一群“小文艺”“小清新”的年轻诗歌爱好者在负责维护账号的运行,一方推送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诗,一方则尝试挖掘当代中外较为小众的优秀诗歌。不同于其他移动互联及微信公共账号,“为你读诗”与“读首诗再睡觉”利用的并非人们上下班的碎片时间,而是在每晚10点准时向读者递来诗意的邀约。每当静谧的夜中10点钟敲响,读者便能从白日的喧嚣中沉寂下来,在精神的放松与超脱中,享受诗美的盛宴。
相较于传统的诗歌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微信平台一出手,便具有了传播诗歌的天然优势。突破了纸媒传播诗歌的单调,微信作为传播平台,方式多样且是综合性的,可以将文字、音频、图像、视频整合在一篇文件里推送。读者在通过“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的平台欣赏诗歌时,既能在与诗歌内容相得益彰的图片中直观地体会诗歌所传达的意境,又能在读诗者配合背景音乐的中外文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美绝伦。“读首诗再睡觉”同时还别具特色地推出了更为贴近大众的诗评与诗歌感受,试图营造读者的亲切感。诗人周瓒认为,这种综合性的阅读形式是朝向深阅读的,“诗歌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诗歌语言所蕴含的人类经验和想象能力超过了其他文类。融合各种元素的阅读方式能加深人们对诗歌语言以及对我们使用的汉语的理解,更能刺激我们的文化想象。”读诗平台的建立,在快餐化、浅阅读的大势之下,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媒体也能做深阅读、慢阅读的可能。
除此之外,微信朋友圈所构建的内部交流形式及微信所依托的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互动性、即时性均使得微信平台在诗歌层面更具传播优势。
最大的贡献是有声传播
诗与歌自有数不尽的情缘,诵诗、读诗中自含道不明的韵味。回溯古时,也曾有曼妙女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论及当今,谁人儿时记忆中又没有教室中朗诵诗歌时的咿咿呀呀?周瓒认为,诗的有声传播正是微信传诗最具突破性的方式。
现代诗的有声传播并没有在当下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近年有央视的新年新诗晚会一类的节目,但基本上与上世纪80年代的抒情诗朗诵传统有关。周瓒指出,“抒情诗朗诵虽然也是新诗的有声传播,但是形式比较单调,而且形成了令人不快的风格——朗诵腔。朗诵腔其实是基于对诗歌理解的表浅、简化,甚至曲解而形成的。我们讨厌朗诵腔,这造成了时下人们对诗歌有声传播的疏离。”
“新诗本身的发展已经非常多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一首诗的内部也有相当复杂的情绪,必须有更加丰富的有声传达。”周瓒说道。微信平台带来了有声传播的诗歌接受形式的回归,有声传播成为了最能刺激读者对诗歌产生兴趣的重要形式。公众账号的读诗者们在进入作品之后,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声音及情感传递出来,而读者则通过朗读者对诗歌的不同演绎,感受诗歌中和谐的韵律、强烈的情感、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进入其所塑造的诗歌画面中去理解诗歌、欣赏诗歌,从而激发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想象。不少网友与读者反映,正是因为能在诗歌朗读与背景音乐中获得极为享受的精神愉悦,才使得远离自己世界许久的诗歌又重新回归了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新诗的有声传播也能激发诗人写作方式和诗歌观念的更新。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有其独特的格律形式,是可以入乐的,或配以音乐,或其自身即形成了吟诵的声腔。新诗在创制之初,就在理论批评领域遭遇过格律问题。而有声传播的流行,或许正能使“格律”重新成为当代诗人和批评家谈论诗歌理想形式或内在声律的重要角度。周瓒认为。
提升文化素养是根本
无独有偶,不少传统的诗歌期刊也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公共号,比如《诗刊》 、《诗歌月刊》等,并且当代独具活力的民间诗歌群体也已经开始转战微信,比如《翼女性出版》、《诗歌周刊》、《诗歌报》等,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诸如此类的诗歌公众账号会越来越多,而这些与写作现场相关的诗歌微信公众号对诗歌发展的作用将难以估量。“相较于以诗歌传播为主的‘为你读诗’等,我更看好那些独立的民间诗歌群体,他们的微信公共号更具创造的活力。民间诗歌群体的主体是写作着的诗人们,他们对诗歌写作和推广有更新鲜也更多样的尝试。微信现在已经成了当代诗的发生场,新诗作、新的诗歌主张、诗歌交流都发生在微信里了。”周瓒如是说。
周瓒表示,诗歌在微信平台上的传播和生产应该放到更大的范畴——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之中来探讨,诗歌的普及和扩大诗歌受众也需要多方面的媒体支持。目前,传统媒介还处在激烈的转型过程之中。可以预见的是,人们将更多地依赖移动传播媒介进行交流,互动。届时,读者将更多地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进行诗歌和文学阅读,诗歌批评、互动交流也将直接发生在网络上。“然而,诗歌繁荣与否,也许并不直接取决于新媒体技术,只有一个社会整体发展到有对文化提高的希求时,诗歌文化才可能得到普及。这有赖于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有赖于人对诗,即精神食粮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