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论苑:让细节变成情节

时间:2013-08-28 14:40   来源:人民日报

  抵御酷暑,最好的办法,就是安静地去做两件事——读书与写作。

  在这个夏季里,我先是读完了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随后再看美国作家爱德华·P·琼斯的《已知的世界》,书桌边还有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砖头一样厚的《2666》在等待,以及刚订来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文艺对话集《行话》……当然,还有更多的书要去读。读书,让我躲避了这几乎横扫全球的酷热。都说“心静自然凉”,读书就是心静的前提之一。

  当然,还有写作。

  蓦然回首,写作三十年,按时间顺序,正好分为三个阶段,前十年属于“傻写”,只顾埋头拉车,不想抬头看路;中间十年“停歇”,对自己的创作能力产生怀疑,当然最后还是继续上路;最近十年则是“边思边写”。

  最近十年的写作,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写作者,思考的时间应该多于写作的时间。这句话听上去如此轻松,但实际做来并非容易。许多写作者,尤其是处于创作喷发期的作家,极有可能在兴奋的状态中,忘记思考,或者说舍不得把宝贵的时间用来思考。但是我想说,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思考会给写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并由此取得进步。

  199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曾经把写作形象地比作“做椅子”。由此看出来,“写作”是一个“技术活儿”。既然是技术,那就不能蛮干,需要坐下来,好好地思考,该怎样使用“锯、刨、凿……”等等工具。

  我正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结构有些复杂的小说,光是大纲,就写了两万字。尽管如此,仍然觉得似乎还有不严谨、不满意的地方,因此迟迟没有正式“开工”。构思这部小说时,我如过去一样,还是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关注人物命运发展,还有故事情节的推进上。这样起初觉得还算可以,但是静下来想一想,觉得过于老套,缺少新意。突然想起“写作”如“做椅子”的说法,我就想,尽管椅子的形状早已经约定俗成,但能不能在约定俗成中,尽可能地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呢?

  我是一个闲暇时间里喜欢独自走路或是坐在窗户边上长时间遥望远方的人,许多小说我都是在这两种状态下构思成熟的。那天不知为什么,我坐在窗边发呆时,忽然想到了几年前写的一部短篇小说《戴军帽的李文》。在那个“成长题材”的短篇小说里,通过“军帽”这个细节,写了一个青年工人热烈而又悲壮、惨烈的“成长历程”。那是一篇通过细节衍变成情节,进而推动故事发展的小说。于是我想,在眼下构思的这部长篇小说里,能否也通过由“细节包裹成情节”,来组装成为小说叙事进展的“助推器”呢?

  一个细节出现一次,是细节;出现两次,还是细节;但是,当一个细节出现很多次的时候,那么这个“细节”其实就变成了“情节”。“出现很多次的细节”,可以把它“安装”在一个人物的身上,也可以“加载”在故事的进程上,无论怎样,它都可以推动叙事的发展,可以使小说的宽度和人物的深度有所加强。这样的方法,我在短篇小说里尝试过,但还没有在长篇小说里使用。

  “让细节变成情节”,此种“技艺”,在长篇小说里早已有之。比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长篇小说《一九八四》,里面不断出现的“忘怀洞”——一幢大楼里拥有能将所有带文字的纸张瞬间吸走的几千个大洞的情节,其实就是一个“细节变成情节”的范例。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这个方法以前我也明白,可始终没有进一步强化认识,或者说,没有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强有力地实际应用。

  “让细节变成情节”,除了能够拓宽叙事方法,还有一种好处,那就是将会“引诱”读者上钩。在当下,能将一部十几万字或是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读完,阅读者肯定会是一位非常爱好文学的人。爱好文学的人,大都内心细腻、敏感。而内心细腻、敏感的人,又是格外注重细节的人。如此,在一部小说中,当有一个人物或是一段故事,是通过“细节变成情节”来描述和推动的话,那么无疑将会极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你的作品,能够获得更多人的亲近。

  当然,要想使“细节变成情节”这门“技艺”获得成功,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这个“细节”一定要是精彩的、闻所未闻的、独一无二的。假如这个“细节”不是绝对精彩的话,千万不要去尝试,否则一定会失败的。同样,即使这个细节具备了精彩的、闻所未闻的、独一无二的条件,也还要作家巧妙、精准的应用,否则的话,同样注定失败。

  作家构思、创作,就是在虚幻的世界里“做椅子”,要在想象中完成一个崭新世界的诞生。你做的“椅子”是否精良——那就看你的功底了。别无选择。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