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撂倒七成国人警示了啥

时间:2013-08-05 13:09   来源:东方网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前晚开播第一期,就挤进电视节目微博话题榜前三名。一个半小时的“听写”时间后,许多观众在感慨“中国汉字”也可以媲美“中国好声音”的同时,偷偷将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但现场观众根本无力嘲笑这样的“无知”。节目组在现场观众席中特设了“成人体验团”,他们与选手同时参与听写测试,结果更令人汗颜。比如“癞蛤蟆”,谁都会念的动物名,“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只有30%。(钱江晚报8月4日)

  “癞蛤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横空出世,一下子“撂倒了”七成“体验”的国人,深刻表明,现在国人提笔忘字之厉害。

  受美国的《National SpellingBee》(全国英语拼写比赛)启迪,此次央视开播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这个“选秀”类节目泛滥的时代,可谓是一次主动回溯文化的节目。我们在感叹一些选手能够对生偏僻汉字随手写出的“奇迹”之余,更为“癞蛤蟆”“撂倒了”七成国人的事实感到不安。

  “癞蛤蟆”“撂倒了”七成国人的事实并不鲜见,现在随着电脑、Iphone等个性化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对汉字使用方面的漠视,英语热的持久高温,致使相当一部分国人不太重视汉字。2013年零点指标数据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吉林、武汉、重庆等12城市进行的“中国人书法”系列最新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受访者(94.1%)都曾遇到提笔忘字的情形,其中26.8%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即便是此次开展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是相关参赛区人员,在“临时抱佛脚”突击了一定时间,对听写内容进行学习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是降低了不被“汉字难倒”的难度,也从一方面反映了汉字在当代应用之窘。

  汉字是唯数不多的能够传承下来的古代文字。当古老汉字遇到现代科技、遇到现代形势时,其生命力的活跃与否,不仅关乎个人生活状态如何,更事关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问题。前不久,香港演员黄秋生曾发微博表示,简体字不能传承中国文明。因为简体字过于简单,难于外于形而表其意。虽其说辞言过其实,但退一步讲,连简体字都这样“举步维艰”,又枉论繁体字呢?汉字被“过分忘记”的事实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美国的《National SpellingBee》自1925年开播至今,近90年长盛不衰。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美国的文化自觉、自重。对于汉字的传承,此类节目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癞蛤蟆”“撂倒”七成国人的事实,更应是加快重拾汉字的一个警示符。虽然不能寄希望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启汉字“文艺复兴”新时代,但其最起码是汉字重回人们视野的一个新符号。

  近年兴起的“会说话的汤姆猫”,引起了广大国人的兴趣。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把一些中国方言纳入到他们的语言功能中。在国外都注重中国汉字宝库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自己的文字。加快汉字“复兴”,不仅有赖于一个文艺节目的文化自觉,更有赖于汉字推广形式的创新化、个性化,参与主体还是有赖于有强大文化自觉广大群众。

编辑:顾文婧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