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翻译请尽量少点“串味”

时间:2013-08-05 08:51   来源:中国网

  小时候,基本没咋看过外国名著——除非唯一翻过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也算。很重要一点,或是被那时常播的老译制片,那浓浓的翻译腔、“革命腔”吓着了。

  近日,一条知乎上的“翻译腔”微博,被转近两万。从反馈来看,被“天啦,我的老伙计”,“噢,该死,真是见鬼”,“我的宝贝儿,看在上帝的份儿上”……这种生硬翻译和配音吓坏的小伙伴,不止我一个。

  而大学追英美剧后,发现很多没实际意义,只相当汉语发语词或语气助词的俚语、俗语,本无翻译必要。不知变通,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引人反感。这种影视文化隔阂,有时很要命。就如幼时看川话版《傻儿师长》《傻儿司令》,印象中全是“格老子、龟儿子”这种口头禅。当时真以为川人说话,必以此起。入川十年,回想起来,才觉被“妖魔化”的错觉有多傻。

  提到翻译,是因最近火爆大片《环太平洋》的“贾翻译”问题,又掀起讨论高潮。上次类似问题,是《黑衣人3》。巧的是,这俩片字幕翻译都是贾秀琰。《黑》是掺杂过多不适宜的网络流行语,而《环》则存在多处明显翻译错谬。其中不管不顾,完全不搭,自以为讨喜的那句“天马流星拳”,更是惹恼众多日漫粉,也让多数观众,大呼出戏。(8月4日《新闻晨报》)

  翻译问题,在今天不得不重视起来。因为自十年前《迷失》、《越狱》等美剧启蒙潮之后,十来年间,饱经各种英美日韩剧,外加动漫、大片洗礼的这一代观众,可以说是阅片无数,他们正是眼下各大院线主流消费群。较之“噢,我的上帝”那个多数只是在央视六套播的古老译制片1.0时代,现在的年轻观众,不管审美品位,还是外语能力,都有了长足且突飞猛进的进步。

  连我这种虽然四级没过,只是一般同时也要追十来部美剧的门外汉,都能听出《环》的诸多翻译纰漏,就说明“贾翻译”问题,确实严重。虽未到影响剧情的地步,不过对那些花了不菲的IMAX票价,一心准备享受视听盛宴的观众,就算没有翻译和文字洁癖,这样的粗劣译制水准,也有损观影质量,同时也是配不上这种制作精良的进口大片的。

  就如众多网友中指出的,“Jaeger”被译为“贼鸥”,其德语本意是猎人,直译机甲猎人或机甲战士计划,哪怕是“猎鸥计划”都好一点;sortof被当作softer而译成“对我温柔点”;“人口(population)最多”也被译成“污染(pollution)最大”;“Even if I wanted to”本意“即便我想说,但也不能说”译为“打死我也不说”等等。似乎,还将机甲战士的代际生产型号与序列编号弄混,以及把怪兽的危险级别界定标号弄混。

  贾秀琰或许得意的,却也惹来骂声最多的“天马流星拳”,完全是不合宜的恶趣味。还易暴露年龄,就是叫“月牙天冲”(出自日漫《死神》),听起来也时尚酷炫不少。“hammerrocket”可直译“火箭冲拳”“飞拳”“火箭肘击”,非要套日漫,重装机甲战士,也该是高达,而非穿圣衣的星矢。

  贾翻译若真与时俱进“接地气”,当知时下最火日漫是《进击的巨人》。她所翻译的贼鸥“Jaeger”甚至就是《巨人》里男主的姓,其主题曲《红莲的弓矢》即以此为主题;那堵防御怪兽的沿海工事,更有《巨人》里三堵防范巨人之壁的即视感。

  我们并不缺那种将“神龙秘笈”“神龙大侠”译为“龙之典”、“龙斗士”之类的中西兼顾的信雅达翻译人才。人人影视、伊甸园等民间字幕,高手如云;人人的字幕之精良,字体都和原片高度一体啊,令人叹为观止;而微博上@古大白话、@江烈农、@少数派memetics等将各种脱口秀翻译得精绝玄妙的大神,更是不少。政府都可以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了,何以,几大译制厂不能搜罗真正的翻译精英,让进口的精致饕餮大餐不致老是蘸着“贾翻译”牌豆腐乳下饭,这样容易倒胃口,容易串味。

编辑:顾文婧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