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化与文化矛盾吗?

时间:2013-05-28 15:07   来源:光明日报

  人文关怀、文化精神要通过电影传播,就必须遵从电影产业的基本规律;电影的文化诉求,比如思想、文化、美学的意义都是建构在产业基础上的。

  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电影产业实现了票房的大幅增长,从10个亿左右发展到了170个亿,可以说得到了跨越式的、空前的大发展。但是社会“舆情”对中国电影的认同度、美誉度,却没有随产业指标的大幅提升而提升。一些媒体集中报道电影产业化发展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让电影的负面评价占据了人们的视野。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存在着娱乐化、同质化、片面追求票房和“眼球效应”、以“山寨”和“无厘头”代替创意,以及各种电影产业化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结构性问题。但是,我们应该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公正的估计和评价。事实上,依靠国外影片的进口机制和全面产业化改革,内地电影在应对好莱坞电影挑战中取得了难能可贵的主动权,没有像台湾地区那样陷入灭顶之灾,也没有像法国那样依靠“文化例外”苦苦支撑。数据显示,2003年以前,内地电影市场盈利的60%来自好莱坞大片、30%来自香港电影,仅有10%来自内地产电影。2003年—2012年,中国电影的综合收益每年以连续25%到40%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了同时期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某些“舆情”对电影的批评,大多集中在电影质量,集中在人文和美学指标,并不是针对产业化改革本身。也就是说,无论是对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方向,还是对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成果,绝大多数人都是肯定和支持的。决不能把对个别电影质量不高、文化品质不高的不满与对产业化改革的评价混为一谈,并据此以为电影质量不高、文化品质不高是电影产业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的关系,中国电影界存在着把两者人为分立、对立的思维习惯,认为产业化就意味着对利润的追求和文化精神的丢弃,或者认为要追求电影的文化品位、文化品质就必然无视产业经济规律。我们必须尽快摆脱简单机械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建构辩证、开放与包容的大电影概念,寻求电影多重属性、多重功能的和谐共生和辩证统一,寻找最佳平衡点,实现最大包容度。

  必须走出“票房是硬道理”的理论误区,同时也要避免空谈“文化”而无视电影产业基本规律,最终形成科学评价电影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多维度评价体系。事实上,人文关怀、文化精神要通过电影这种特殊媒介传播,就必须遵从电影产业的基本规律。而电影的思想、文化、美学等文化诉求都是建构在产业基础上的。没有票房的有序、有效增长,没有市场空间的持续、全面扩大,就不可能建构可以与好莱坞媲美的“华莱坞”。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