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大家最好不要邀请我,多么光彩的事我都不参加。第一不要邀请我,第二不要到我老家去,大家各干各的,我用我的新作回报你。”在获得诺奖后莫言似乎不胜各种打扰,昨日在第二届中国-澳大利亚文学论坛上,莫言在与2003年诺奖得主库切对话的场合说出这样一番话。(4月2日《新京报》)
莫言的这番话,不禁让人联想到已逝的著名作家和学者钱钟书先生。钱钟书晚年闭门谢客,淡泊名利。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还有一个外国记者因为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想去采访钱钟书。他打了很多次电话,终于找到了钱钟书。钱钟书在电话里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此话由此演绎成经典。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确实更应该淡泊名利,起码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从作家职业特征看,从事创作不仅需要大量时间,还需要更多独处的状态,专心地去思考和提炼生活。这也是形成所谓的文学作品的必要过程。而应酬,尤其一些没有必要的应酬,又或者一些唯唯诺诺的应酬,显然只会浪费一个人的时间,使人内心难以宁静,甚至可能会因此感觉受到干扰,不但不利于一个作家正常创作,还可能会影响作家正常生活。关于这一点,自莫言获诺奖以来,就已经无数次被尴尬而无奈的事实证明了。否则,如此厚道、朴实的作家,也是如此极具爱心、耐心的长者,也不至于说出这般不欢迎邀请、不欢迎大家去他家乡“做客”的话。
当莫言成为“莫言现象”、文学符号之后,按说媒体无休无止的炒作莫言,除了出于自身利益而消费之外,也是让更多读者认识、接受莫言,或者让读者对莫言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普及文学之目的。殊不知,莫言也是个普通人,也需要过上属于一个普通人正常人的生活,其次才是工作、创作,维持一个公众名人的形象。所以,他更需要在普通人的正常生活状态下观察生活、获得灵感,实现创作的“第二春”,创作出更对得起诺奖、对得起读者的作品。按钱钟书的蛋和鸡理论,只有莫言更勤奋、专心创作,生出更多如《蛙》、《红高粱》等优质的“文学蛋”来,也才更契合读者意愿、诉求。再者,经过如此长时间乃至长时期的宣传,该认识莫言的人差不多都认识了。媒体炒作,还是缄默,莫言依然在那里。唯有莫言生出新的、优质的“文学蛋”,或许方可掀起新的高潮,值得再炒作、研究。
前不久,“莫言热”蔓延到两会上,同是作家和政协委员的赵丽宏提案设置一个叫“李太白世界文学奖”的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以争夺更多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消息在媒体不胫而走,有识之士一针见血指出:一个莫言扛不动“世界文学奖”。作为所有围观莫言的人,确实有必要冷静下来考虑,并体味出莫言“大家各干各的”的话的善意,从而赋予更多的理解。要把中国的文学弄热闹起来,真的还有很多方面去炒作;让莫言回到书桌前,回归他自己的生活轨迹,也才可能出现“他好,你好,大家都会好”的局面。
就让莫言回到书桌前,安心产他的“文学蛋”,用新的好作品来回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