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的海埂到如今的秦皇岛,体能测试从足球变成了篮球,不变的是各路的褒贬不一。
反对的理由认为,对于已经“职业化”的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来说,不需他人督促,保证体能都是球员和俱乐部的分内事,何劳篮协这么事无巨细的操心?还有,体测这种带有“一刀切”色彩的形式,对于不同位置、不同身体条件的球员,很难完全合理。
用体测去督促球员重视体能,看起来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体工队里“要我练”的思路。而如今在CBA打球的都是职业球员,体能是端这饭碗的基本要求,自然应该是“我要练”,为何在现实中又走回老路?
这里有CBA现状的无奈。目前的国内球员资源并不充足,远没有形成NBA(美国男篮职业联赛)和欧洲足球联赛那样的竞争格局,而市场的快速增长,又让球员的身价平地翻番。在并不充分的竞争中,一些俱乐部和球员对体能训练的态度似乎难免打折扣。
但无奈之中也应反思CBA该如何作为。8月,美国篮球名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来华访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球员的能力,还有随行的达到十几人规模的教练班子,其中仅为球员体能服务的就有4人之多。而在目前的CBA俱乐部,专职体能教练还不是各家俱乐部的标准配备。至于体能方面科学训练的意识和手段,更是参差不齐。另一方面,CBA的赛季不过4个多月,对体能的需求,自然比不上NBA漫长的8个月。CBA休赛期长,球员的体能储备反而不如休赛期短的NBA,其中的悖论,其实也是职业联赛应该认真探讨的话题。这些方面,CBA该动的脑筋,该学习的理念,比如何设计体测的项目更为繁杂。
至于说到国家队在奥运会上对抗远不如人,令球迷痛感中国球员体能的短板,更不是体测一个药方所能解决的痼疾。如果说联赛中的问题一步步反映到国家队中,回头解决问题,一步步却落实成体测,怎么看都是治标不治本。
说到底,体测这样的权宜之计本就无法尽善尽美,眼下的CBA不够职业,不仅仅是因为还有体测这样的无奈之举。只不过,当体测被寄予希望去改变CBA“不职业”的问题,自身却在无意间成了“不职业”链条中的显眼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