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获奖”传递正能量

时间:2012-10-24 16:20   来源:大众日报

  莫言获“诺奖”的新闻事件还在发酵,估计会持续到12月10日的颁奖以后。莫言在获奖当天就很清醒地说,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也告诫采访他的记者,说,你们明天该干什么也去干什么。引来一片笑声。但记者同行是不会突然停止的,像刚转起来的陀螺,还要随着惯性转一阵子。这些都可以理解。毕竟,对“诺奖”,我们等得太久了。

  我注意到,有些媒体炒着炒着,慢慢就拐了弯。先是炒在北京城内有多处豪宅的陈光标要赠送莫言房子,后是炒作高密要斥巨资种万亩红高粱,再后又炒作莫言的版权,“诺奖”评委马悦然老先生又来凑热闹。等等。地方旅行社、旅游局、出版社,都蠢蠢欲动。莫言获得“诺奖”成了最大的娱乐事件,热热闹闹中,文学却被放逐了,缺席了。

  回过头来,看莫言获奖报道,我发现好多稿子甚至把莫言的作品名字都弄错了。好多记者根本就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在复述故事梗概的时候,张冠李戴。南方一家著名的周末,在记述莫言的爷爷的时候,一会儿是爷爷上过私塾,一会儿又是大字不识,让人看了感觉云里雾里。我看了几十家媒体的对莫言的专访,你“参考”我的,我“参考”他的,大同小异。关注“诺奖”能带来多少钱的多,关注文学的少;关注莫言本人生活状态的多,关注莫言创作状况的少。换句话说,也即是看热闹的多,看门道的少。由此也看出传媒业的浮躁状态。

  我真希望莫言获奖传递出正能量。希望我们把莫言的书找出来,仔细看一看,琢磨琢磨。我身边的好多文友是这样做的。我现在看莫言的小说,是这样的心态,就跟去年我看获“诺奖”的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前年看巴尔加斯·略萨,大前年看赫塔·米勒一样,淡化了国籍,强化了文学。从这些获奖者的作品里寻找美的滋润,寻找异于常人的奇思妙想。每次寻找,都有收获。有时候,看这个获奖人的书的时候,想起了那个获奖者,于是又翻箱倒柜找出来,如获至宝。以我的阅读经验,获“诺奖”的作品,总体不差,值得信赖,有的我很不喜欢其中的某个长篇,但总有喜欢的地方,比如短篇,或者随笔。

  对“诺奖”作品,一开始读的时候,还在想着诺贝尔奖,有时还想着小说的技巧,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用什么细节推进故事。但是当我真正读进去,忘乎所以到不能自拔,什么诺贝尔不诺贝尔的,全忘了。只感觉这是本引人入胜的好小说,作者太高明了,相见恨晚,它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就够了。我很满足,如饮一杯美酒,余香满口,什么肴不肴的。这次看《天堂蒜薹之歌》,跟24年前看不一样了,我有了阅历,理解得肯定不一样。但关键还是小说好,那股文字的气势,依然将我弥漫,如酷暑饮冰。莫言是一个值得苛求也值得期待的作家。

  传递“诺奖”的正能量,包括对莫言故乡的尊重,对莫言亲属和家乡人的尊重。尽量少地打扰那片故土,尽量少地干扰平静生活的人们的平静。 说白了,“诺奖”,就是一个奖。知道莫言获了,咱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吧。当然,对莫言故乡、旧居,完全不打扰,也是不可能的。我的态度是,最大限度地少打扰。

  我想起莫言获得“诺奖”那天夜里,我们在高密,我打电话给高密的一个同学,我问他,知道莫言获奖了吗?他说不知道,我说,外面都放鞭炮庆祝了,你怎么会不知道?他说,就是不知道啊,我要评职称,你帮我找个刊物发篇论文吧,版面费我照付,愁死了。我一时无语。我可以说同学你真不浪漫,但不能斥责人家回答的不真实。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面对的问题都不一样。

  至于想借莫言之光,获取自己看得见的利益,那都是一厢情愿的事,十分不靠谱。真正沾莫言的“光”,就是从他的书里面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态度,对文学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

  如果你不愿意读莫言,那就看看金童玉女级的明星董洁和潘粤明的离婚大战吧,好玩,好笑。当然,也好没劲,看多了倒牙。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