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花钱买诺奖

时间:2012-10-24 16:20   来源:检察日报

  21日,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的汉学家马悦然携妻子陈文芬抵达上海,首次与国内媒体的对话,又一次说到一名山东干部对他进行公关活动,以期获得诺奖的“故事”(10月22日人民网)。

  马悦然说道:“有位山东的文化干部半年之前给我寄了很多画、古书,还说他本人很阔,奖金我可以留下,名誉归他,我都退回去了。后来发现,他开始给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小组主席写信了。”此前马悦然也说过,“一位山东的文化干部在两年之内给我写过18封信”。

  对于这样一位“很阔”的“山东文化干部”,我首先有一个情绪化的想法:找出这个人,通过舆论谴责,通过领导教育,让他停止这种无耻行为。因为这种做法很让中国人丢脸。

  不过,马悦然对山东干部搞公关、买诺奖的做法很惊奇,在我们看来,却不怎么出人意料,或者“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事情的发生自有道理。

  一方面,从主观原因说,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出几个奇怪人物并不奇怪。比如,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写过几篇文章,出过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是中国第一、世界第几的文豪了,这样的人肯定有。比如,中国也从不缺少酷爱荣誉和虚名的人。不是有一个教师,花了毕生的积蓄,购买了200多项荣誉证书、奖章吗?所以,中国有这样的人,这都没什么奇怪的。假证书都可以成为骗子的工具,如果得到诺奖,那更了不得。骗子当然更对诺奖情有独钟。连马悦然自己也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形形色色的人不少,其中不乏急功近利者、脑筋不清楚自以为是的人,骗子、腐败分子、伪君子”。

  当然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客观因素问题。诺奖是如何评选的,我们当然不知道它的标准和程序,于是,唯一的办法是,按照中国的现实去推论诺奖的评选。现在国内的文学奖项,评委和获奖作者“近亲繁殖”的现象有之,评委和出版商利害裙带的关系有之,甚至红包评委、歪嘴评委的或真或假的消息也时有耳闻。几家网站把在本网发表的网络文学数量一统计,一个“全国文学城市百强”评选活动又选出了10强,真是鬼都不相信。如果跳出文学,则骗子评奖、卖奖的丑闻层出不穷,花3800元就能成为“共和国脊梁”了。前不久,网络上传出所谓“内地作家”张某某“以60万美元贿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传闻之后,当事人马悦然断然否认和愤怒回应,但张某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说:“因为我了解现在我国国内的许多文学大奖,当然也包括娱乐圈的,都可以‘买奖’,于是便产生了买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想法。”这或者也是“山东干部”的答案吧。

  对于“山东干部”的“贿奖”之类,马悦然为此表示了对中国文学的担忧,我觉得大可不必。首先他的夫人说“也许这些人不能算做作家”,同时,马悦然先生也表示,他认识的中国作家,没有一个人给他写信提什么要求。既然如此,对中国文学担忧什么呢?当然,我们应该清扫骗子的土壤,大小骗子们去骗诺奖,反正不能成功,危害性并不大。国内那么多评奖的骗局不治理,才真是祸害无穷的。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