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语文出版社称,目前该社已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认为,不要低估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读。(10月14日《京华时报》)
从莫言获奖到现在,显然是被“过度消费”了——无论是重建莫言文学馆的传闻,还是发行莫言获奖纪念邮戳,抑或是莫言手稿一夜间飙升到百万元,再到如今莫言作品入选中学生教材。这再次见证了诺奖的魅力,也见证了公众对诺奖的畸形迷恋。
过度消费莫言背后,显然有着对文学价值唤醒的期望。这些年,国内文学饱受质疑与非议,德国汉学家顾彬曾表示: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中国作家相互看不起;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这般惊人之语,居然屡屡被提及,可见我们的文学自信心的缺乏。虽然,我们不乏所谓的各种作家——美女作家、XX后十大作家等头衔层出不穷,但大多只是昙花一现的泡沫,并不能被时间所认可。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日益浮躁化、功利化,很多作家皆盼一夜成名,于是在图书炒作上绞尽脑汁,有人在书里夹黄金、有人假借名人写序,但对文字的打磨雕琢,却少有人耐得住寂寞。一方面是社会的浮躁,另一方面又是极其廉价的稿酬,这些内外因素使得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莫言虽然掀起了文学热潮,也似乎重新树立了公众对文学价值的认知,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只是公众对诺奖痴迷的附带效应,这种痴迷与疯狂恐怕难形成持续的热效应。换言之,即便目前公众对文学非常渴求,各大书店文化类书籍的销量可能会有所提升,但依然难改文学的不景气现状。
文学呈现一潭死水的现状,一方面源于激励机制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源于公众对文学的崇敬意识缺失,因为没有好的作品打动人。当公众对文学的崇敬意识低到尘埃里,很难想象文化的价值何在。文学不被崇敬——没有好作品——文学更加不被崇敬——更加没有好作品,这般可以预见的逻辑,其实就是现实中恶性循环的真实写照。
如今,对莫言的过度消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除了消费,我们还应有所作为,毕竟,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一次唤醒文学价值的契机,如果适时地提高激励机制,提高对文学的崇敬意识,文学完全可以重新崛起,形成百家争鸣之态,亦是可以预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