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了,“中国作家为什么没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像装了定时闹钟似的,在每年诺贝尔奖颁奖季前后,都会跳出来焦虑或者说折磨一下国人。
莫言刚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中国籍作家,生活在中国本土;他不是别国籍华裔作家,不是生活在别的土地上。我想,莫言得奖了,有的人可以睡个好觉了。
在我看来,某个作家是否得奖,与某个国家的作家是否得奖,是两个非常不同的问题。前者的重心在作家个人,而后者的重点在作家的国籍属性,也就是国家问题。在中国,提问的逻辑,其实正是国家逻辑,即首先从国家出发——中国作家的得奖问题,然后才过渡到个人,即中国的哪个作家最有可能得奖。
我看到有人说,诺奖是颁给作家个人,不是颁给国家的。因此你不能说美国得过,哥伦比亚得过,但你可以说索尔·贝娄得过,马尔克斯得过。我认为这说得不错。作家的国籍属性是如何覆盖了作家的个人性(或者说人的个体性),国家主题、国家话语是如何进入并接管了文学,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诺贝尔文学奖产自瑞典,现在它成了一个国际性的文学奖项。有的人很重视诺贝尔文学奖,有的人说它没那么重要,劝大家看开些。这看上去极端的意见,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诺贝尔文学奖这枚硬币决定了两面,而不是反过来。
在我对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的有限阅读中,我觉得鲁迅是最超越、深刻和直接的,超越在于他没有掉入硬币的套子里说话,深刻在于他的自我批判性和反思性,直接在于他拒绝诺奖提名没有那么多扭捏客套的说辞,直言包括鲁迅本人在内的中国作家都不够格。
诺贝尔奖不是只有文学奖的,但我时常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焦虑和争论更多集中在文学奖,而不是在物理学奖、化学奖、经济学奖?这是因为我们自觉在物理、化学、经济等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完全没有一拼,自觉自然地回避了这些奖项,而认为中国的文学并不弱,因而感觉唯文学奖是大有希望的?
许多人感到委屈,在认可中国文学很强大的前提下,找出了各种理由来解释(或者说自我宽慰)不能获奖的原由,比如说汉语文学的翻译问题。翻译的问题,我不好说没有,但从这类面向去想问题,可能并不是正确的路径。
文学活动也好,物理化学等科学活动也好,本质上它们都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饿了要找食物吃的,人渴了要找水喝,这类活动受本能驱使,严格来说是人的动物性活动。而文学、科学等等,是真正具有人性而不是动物性的活动。
在自由自觉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社会当中,人的精神解放程度、心灵自由程度等,直接决定了文学、科学等活动的水准。站在人性的立场上,我认为,社会或个人的精神与心灵世界的状况如何,远比是否能得这个奖那个奖重要得多。
如果大家都同意文学与科学都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如果大家也都同意我们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与世界顶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那么你凭什么认为我们今天就有资格和理由拿一个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