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电视剧版权运营人王建锋爆料,某公司明码标价地向他兜售“收视率”,声称只要付费,就能相应提高其正在卫视播出的30集电视剧的收视率,甚至可进入全国收视前十。而其免费赠送的两次“服务”,的确实现了收视率的乾坤大逆转。如此“推销”一时引起舆论轩然大波,而这其实已经是收视率风波的升级版了。2010年7月,本报曾连续刊发调查性报道,揭露部分样本户被个别卫视“收买”的收视率黑幕。由买通样本户、污染样本到现在的公然造假、直接买卖收视率,事态发展到“我不用改变节目品质,就可以改变收视率”的地步,已经不得不让我们追问:收视率究竟怎么了?收视率如何影响中国电视?一个值得期许的收视率究竟是怎样的?
收视率引入国内电视行业,其实是对一种较为成熟的国际评价体系的有益吸取。特别是随着国内电视台及电视频道数量的剧增,电视收视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收视率作为反映电视观众收视行为和偏好的主要指标,起着重要的反馈评估作用,也因此被业界广泛认可。因此说,收视率作为一种参考性数据,作为一种评估手段从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手段变成了目的,收视率变成了唯收视率。在今天中国的电视行业,收视率不只是参考数据,而是最重要的一张王牌,从电视栏目到电视连续剧,从广告投放到栏目考评甚至到具体的电视剧内容制作,往往唯收视率马首是瞻。因为收视率低,一些电视台不少品位、口碑、美誉度均不错的栏目相继被停播;因为收视率高,极具猎奇意味、细致展示各种社会阴暗面以及不惜制造矛盾、激化矛盾的所谓法制和调解类节目,无吵不成戏、穷尽杯水风波的所谓“家斗剧”,糟蹋历史、尔虞我诈彰显人性之恶的“宫斗剧”,这些低俗、庸俗、媚俗的电视内容愈演愈烈。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也是最可怕的一点在于,决定着节目生死命运的收视率,其本身的构成就存在问题。收视率样板户数量少,在地域、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方面均不具代表性,构成不合理的这一问题早已被指出。不合理的样本户构成直接影响了收视率的趣味水平。再加上收买样本户、数据作假等人为操控,收视率的背后成因愈加复杂,而就是这样一个欠缺标准的收视率却成为我们今天电视行业的标准!
收视,归根结底是一种信任行为,观众因为信任而建立了与电视节目的收视关系,但现在,正是这种信任本身被作假;对收视率的重视,归根结底是对电视文化接收的重视,但现在,接收被用作索取,促成一种数字与金钱的交易。收视率造假,如同喊了多年的足球打假一样,最终需要司法介入。而要想扭转造假背后更复杂的收视率畸态,需要改进的显然更多。
首先,改进样本户构成迫在眉睫。从统计学上来说,样本统计的前提就是一个真实、透明、安全、不受污染的样本,一个比例合理、层次完善的样本,一个采集手段科学有效的样本。而当前我们的收视率样本户构成还有极大的待完善空间;此外在采集手段上也应紧跟回路数据技术的新进展,从交互式数字机顶盒中提取数据流,尽量减少数据抽样的人为干扰。其次,第三方监管机制亟待建立。目前全国各电视台、各大城市的收视率数据,基本仅由一家调查机构收集提供,虽然也会有内部的自律自查,但鉴于成本考虑、利益牵涉等原因,无法充分保证客观、权威、有效的监管,这也是当前收视率乱相频出的重要原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整个电视行业要端正对收视率的态度,给收视率一个合理的定位。电视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收视率虽有量化之便,但不能成为唯一的考评标准,收视率、美誉度、影响力并重的综合评价体系值得探索。
围绕收视率发生的一切,其实都在提醒我们反省:对于我们的电视,我们究竟在期待些什么。的确,电视文化是大众文化,中国的电视历史也尚未达到它的成熟期,但如果不解开绑在中国电视身上的这沉重的收视率秤砣,一个良性的健康的发展方向将无处可觅。对观众来说似乎并不那么重要的“收视率”,却在步步紧逼地“劫持”着中国电视,最终决定出电视台提供什么节目,而我们也只能看那些据说代表了我们的人喜欢看的节目,并进而被这样的节目以及背后的价值所“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