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江苏金湖县荷花荡,《荷都之恋》剧组顶着烈日正在紧张拍摄。作为金湖本土电影开山之作,该片由金湖县与两家传媒公司联合打造,以“树立同类型影片的新标杆”为目标。此外,苏州的《蟹蟹侬》、常州的《阳湖拳》……有的已开机,有的已上映。本土电影在江苏方兴未艾。(见8月7日《新华日报》)
本土电影大都以当地小人物的小故事为主线,没有商业大片的轰轰烈烈,没有贪婪惊人的票房目标,却无处不渗透着当地人文与地理元素。而这一由地方政府埋单的新时尚的附属效应,正如《罗马假日》之于罗马、《庐山恋》之于庐山,《非诚勿扰2》之于北海道、亚龙湾的意义,是“营销城市、推广旅游”的共同诉求。
让地方文化与电影联姻,是再经典不过的点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本土电影便已大为风靡,从关注台湾城市生活的《光阴的故事》,到颇具乡土情怀的《恋恋风尘》,再到如今展现清新校园风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纯粹的风土人情之外,台湾本土电影试图把哲学、文学、艺术融合在对白和情景里,用细节和情感赋予一个地方以鲜活的生命力。没有为了宣传而宣传,却娓娓道来、颇有深意;没有城市地标、历史事件的盲目添加杂糅,只凭借简单纯朴的白描,故事格局虽小,却自成流派风格,长期以来深受好评。
如今,许多省份地市试图把本土的东西融入影像中去,想法很好。然而,成功的本土电影,应是当地民众和艺术家的共同参与,若一些人试图以此充当“风雅”政绩就太不明智了。要知道,过于功利刻意地将太多东西填塞到本土电影中,可能适得其反。如果本土电影都搞得和地方形象宣传片毫无二致,就别怪公众的逆反与挑剔了。
“十年磨一剑”。本土电影作为新生事物,政府和民众都应持理性清醒的态度——本土电影究竟为何而生?又将如何成长?成长成熟周期又是多久?这些问题都要好好想想。若仅为政绩而生,不拍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