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举国体制,从打破举国关注开始

时间:2012-08-01 11: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8年前雅典奥运会开幕时,不仅熬夜看完了开幕式,还一直关注着赛况和金牌数。这次伦敦奥运开幕,除了上网时被动浏览的那些弹出的奥运新闻外,我竟然没看开幕式没关注金牌数。原以为自己另类,没想到不关注奥运的网友有很多。

  10多年前甚至四五年前,在那种举国关注奥运的氛围下,谁若说一声“我不关注奥运”,很可能会被视为不爱国的异类并被唾沫星子淹死。可今天,不仅公开表示“我不关注”后不被“讨伐”,还会引发不小的共鸣。可见,奥运在中国已大大降温,“举国关注”渐成历史。

  正如关注奥运代表不了什么一样,“不关注”也只是一种自由选择和个人趣味。正如爱吃牛排与爱吃包子一样,你可以选择关注或不关注奥运,而不会有什么来自多数人的压力与集体氛围“强迫”你必须关注。奥运逐渐回归到一场国际性体育比赛,公众的关注视野不会被奥运限制。奥运的降温和随之而来的自由选择,实则是一种喜人的社会进步。

  很多人公开声称不关注奥运,首先可能是出于对那种信息爆炸的逆反,张扬一种拒绝“被关注”的权利。很多媒体和记者对奥运的兴趣,远比公众大多了,派出了庞大的奥运采访团,提供了远远超出公众需求的奥运信息。媒体头版的大照片和头条新闻,往往都已被中国的金牌选手占据,网络信息框随时弹出奥运信息。在公众价值观和关注趣味日益多元的社会中,人们难免会厌恶这种被某一类信息刷屏和包围的同质新闻轰炸。

  很多人都说,奥运不该成为新闻的全部,有太多远比奥运重要的公共事务更需要记者去关注和报道。比如,预算法的修改、北京暴雨的反思,还有南通启东发生的事件。

  更重要的是,奥运在中国人的视野中正经历一场去政治化、去光环化的过程。很多年前,作为一个弱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我们急于通过奥运金牌和名次来滋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奥运会被当作一次提振国民信心、凝聚国民精神的机会,当时我们并没有多少“让世界瞩目”的机会,奥运难免被寄予远远超出体育层面的宏大意义。于是,奥运冠军被神化,奥运金牌被政绩化,中国体育的发展一切以奥运为中心。

  这种氛围下,关注奥运的大多不过是在体育运动中寻求某种集体认同。这种伪体育迷的热情,在北京奥运时达到顶点,而北京奥运也成为一个拐点,此后国人对奥运的热情骤减。当中国人主办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登上金牌榜首位、见过大世面后,奥运与金牌便被迅速祛魅了。中国的执政者和民众深深地明白,一个大国的崛起,是无法靠这些金属来赢得世界认同和尊重的,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强国,需要有远比金牌数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并向外输出价值观。国民的幸福感,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名片,国民生活中灿烂的笑容,远比中国选手领奖台上的笑容,更能表征一个国家的荣耀。所以,作为体育爱好者关注自己喜好的体育运动外,我们更关注那些影响着我们幸福感的公共事务。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一直深受舆论诟病,但在过去,它有着某种正当性与合理性,它契合着那种发展情境和集体心理。这种举国体制在赢金牌上确实很有效率,也滋养了国民一度渴求的国族荣耀感。但时至今日,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需要大变革了。而瓦解这种举国体制,就应该从打破奥运的“举国关注”开始。当奥运仅仅只是体育新闻,体育回归了体育本身,人们不再需要“金牌证明”的时候,没有了“举国关注”的舆论支撑和心理依赖,举国体制就失去了“举国”的理由。

  本报一位旅居美国的退休记者近日表达了自己的郁闷,他在那里找不到跟自己一样关注奥运的知音:没有人和他分享观赛的快乐,当地的美国人基本不谈论与奥运相关的话题,收看奥运新闻和比赛实况的少之又少;美国真正的体育迷,会关注橄榄球、棒球、篮球、网球、冰球、田径、游泳等单项世锦赛、大奖赛,有时甚至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的草坪上,三五好友边吃烤肉边喝啤酒边看转播。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四天了,他散步经过小区邻居家时,有时会下意识地朝窗里看一眼,电视机开着,播放的却不是奥运赛况,也不是奥运新闻。

  其实,旅居美国有日的这位前辈不知道,在对待奥运会上,中国人也渐渐向美国人靠拢了。这位前辈将来归国后也许会发现,国内一道关注奥运的知音也少得多了。(曹林)

编辑:许娜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