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质和精神内涵上与《中国好声音》一脉相承的,那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味觉,但都真正做到了,抓住娱乐精神最质朴的核心——让人们由衷地感觉到精神上的愉悦,是自发从内心深处感受美好。
很久没有这样的情况了,一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歌唱类节目《中国好声音》,突然成为持续到今日的热门话题,包括冯小刚、李玟、李静、吴佩慈、金海心等明星在内的诸多名人也在微博上吆喝、转播。虽然节目才刚刚推出一期,就有网友热情地表示,这是今年夏天最好的电视节目,甚至有人嗅到2005年超女的鼎盛气氛。
《中国好声音》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嫡系出身,浙江卫视花重金购买原版版权,舞美和LOGO都有来头;其次四位评委,那英、刘欢等人不再毒舌,评语幽默亲和,毫无大牌架子,然后主持人低调退居幕后,不话痨不挑衅,将舞台完全交给选手;而最重要的是,第一期选择的数位选手,没有任何华服和浓妆,完全穿自己的衣服,唱自己的歌,按照自己的性子去表现,可以脱鞋,可以流泪,也可以呐喊。
在我看来,之前有一档电视节目在气质和精神内涵上与《中国好声音》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味觉,但都真正做到了,抓住娱乐精神最质朴的核心——让人们由衷地感觉到精神上的愉悦,是自发从内心深处感受美好。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一锅香浓诱人的莲藕排骨汤是怎么做出来的,挖藕工人在寒冷的藕池里一脚又一脚深深地踏进淤泥,然后将手伸进去摸寻,找出藕节,又小心地掰断分解,每一步花费的体力让人难以想象,而他们所得的却又是昏暗白炽灯下一碗冒着热气的藕汤;而“声音”中,一个叫徐海星的女孩,打扮得像漫画人物中的阿拉蕾,选择了原唱李玟都称难的《自己》,只为了感动已故父亲的偶像刘欢能够转过来,面对自己。还有哈尼族曾经自卑的“王子”,为女友歌唱的美甲店小老板……徐海星的歌曲选得好,这档节目至少做到了回归“自己”。
尊重每一个从来都是独特的自己,从他们各具特点的声音到不同的家庭背景。一个20岁出头的辽宁省农村小伙子,能够唱出雌雄莫辨的英文爵士,庾澄庆开始以为是一个有丰富“生命体验”的女性。在这个节点上,我开始很担心评委会抓住这一点做不太妥当的评价,但是评委不但没有,而且充分尊重了这种独特。小伙子的表现也让我相信造物者的多情,广袤土地上,食物可以酸甜苦辣,声音和性格当然也可以赤橙黄绿。只要是真的,是善的,就是美好的。
从“舌尖”到“声音”,我们看到电视人对品质的苛刻追求,外在的包装是精致的,而传达出来的氛围却是中国的,不是山寨的,也不是矫情的,而是基于对常人日常生活的理解。可以说,如果将它们都称之为娱乐节目,那么一档好的节目就应该从“食色性也”出发,每一种欲望都应该被善意地尊重和引导。食欲如此,表达欲如此,即便未来,倘若有一档情爱主题的节目,也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