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两则文化新闻,看后让人感到欣慰。一则是老牌文学期刊《收获》提高作者稿酬并拒绝其他选刊转载,另一则是新兴民营出版公司盛大文学宣布投入百万元招募书评人。两则新闻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但背后都指向一个可喜的变化,那就是对文字的重视和尊重。
“天雨粟,鬼夜哭”,这是古人对文字诞生所作的富有想象力的描述,显示了古人对于文字的敬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与这两件大事、与国家政权联系紧密的巫史系统中,文字有着某种神圣的意味。长久以来,作为记录和传递信息的最有效媒介,文字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但在电话、电视、电影、网络各种信息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商业化的媒介环境中,文字在整个媒介格局中的地位出现了某种颓势。
这种颓势在各个方面出现了种种征兆。文学圈,一部耗费作家多年心血创作的长篇,按文学期刊的稿酬标准算下来都不够采风的费用;影视圈,编剧不受重视,不但收入与导演、演员差距天大,甚至署名权也常被剥夺。翻译界,外语人才难以接受廉价又清苦的图书翻译工作,一年的辛苦工作收入不如几星期的“同声传译”。而文字作品通过网络和报刊的大量转载更是视著作权于不顾,在电影、音乐版权保护呼声日隆的当下,文字的无原则“共享”好像已经成了人们习以为常并默默忍受的“常识”。
文化的理想很饱满,文字工作者的生存很“骨感”。文字的园地如果留不住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不能鼓励他们静下心来精心创作,这片园地将会变得荒芜。于是,我们看到了高品质的小说数量寥寥,编剧的短板让电影上升乏力,报纸刊物约稿难、品质不保,翻译作品粗糙速成……
视频、多媒体等新生媒介更加直观、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离开准确、优美的文字,其作用也将大打折扣。更何况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积累了更为深厚的信息和人类思想文化的精髓,如果不能通过整个社会有意识地提振和体制机制的保障而任由所谓“市场的调节”,文字的颓势将会带来更深层次的文化危机。
扭转文字的颓势,必须终止文字的廉价,而终止文字的廉价则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积极发挥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协调力。《收获》与盛大文学的做法无疑迈出了极具意义的一步。对文字工作者劳动的肯定和认可,进而在宏观制度上和运行机制上肯定和保障文字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和劳动权益,文化的建设才有源头活水,文脉的传承才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