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过“我的生活”这一章,我为盲聋女孩海伦遇到莎莉文老师,感到无比庆幸。看了第三章“我的老师”,才知道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教育,一路走来,并非都如成功后的行云流水,它不亚于战士攻克火力点,科学家破解尖端课题。
这个励志故事,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热门话题很有针对性。北大钱理群教授语惊四座,瞬间几万次转发,虽然不等于断定是集体群像,至少佐证这个判断戳到了当前大学教育的痛处。
比起海伦,“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不是身体的残疾,但是,“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说明潜伏的“精神残疾”比身残更可怕。
拯救身体残疾的海伦,其实是从拯救她的精神疾患开始的。海伦是因为身体残疾而逐渐发展成个性暴戾极端自我的。得益于父母请来了莎莉文老师,莎莉文尽管来自专业盲校,并有相当的准备,但在海伦的抵抗和家人的不理解面前,几乎难以为继。
但莎莉文大爱情怀和职业精神,对海伦的拯救最终奏效。一是让她学会“服从”,二是从家人怜悯中“脱敏”,三是开启她对知识的“渴求”。尽管艰辛与曲折一言难尽,众所周知的结局是,海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作为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得到全世界的尊崇。殊不知,海伦的“发酵”,是以莎莉文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人生经历作为垫底的酒。
现代海伦及家长们未尚不知“精致的利己主义”是病,却乐此不疲地追逐。很多大学掌门人急于更新教育时尚不能自拔。感叹科技创新没出乔布斯、基础性研究出不了大师,少有人意识到,青年的沉沦和迷失,将是民族的最大忧患。
比结构、质量和债务危机更严重的是大学的思想危机,类似的话题一直没有中断过。六年前,有个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论坛,焦点正是“大学是育人还是制器?”六年过去了,坚守社会正义非但没改善,精神高地反而进一步沦陷。对此,我们需要的不再是“天气预报”,而是抗御风险的能力,是要一个个“莎莉文”,直面积重难返的沉疴,化腐朽为神奇。
海伦的成长浓缩了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精神风貌。海伦的人生因为有了莎莉文,她才有机会沐浴文学家马克·吐温、发明家爱迪生和贝尔、钢铁大王卡内基,诗人泰戈尔等人的关爱与温暖。拯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是一个艰巨复杂的道德工程,不仅需要钱理群等大家们的呐喊,更要无数个“莎莉文”的勇敢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