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拿什么赢未来

时间:2012-04-27 10:12   来源:人民日报

  杂技艺术存在多块短板,亟须补课

  当代中国杂技的发展繁荣,起步于改革开放,受益于国家的发展进步,扎根于中国杂技队伍的文化自觉。实践证明,中国杂技只有把自身的文化自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得见又一番好风景,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观众与舞台之间是双向交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作品不能迷失本体,杂技艺术必须依托技巧、道具、造型的基本要素,同时还要有更高的娱乐性和可观赏性。近年来,杂技在探索用技巧表现人物和故事情节方面下了大力气,这些有益的尝试,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杂技往往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传统经典故事,借助观众的审美经验,赢得观众的关注。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一个最成功的实例。它借助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盛誉进入广大观众的视野;完全保留柴可夫斯基的舞剧音乐,同时也就保留了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戏剧结构,让观众在熟悉的情感流程中完成欣赏。

  空中节目、地面节目、滑稽、魔术与驯兽就如同杂技的五朵金花,只有平衡发展才能相得益彰,美不胜收。当前我国的地面节目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已由众多的国际赛事奖项所证明;空中、魔术、驯兽类节目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杂技中的滑稽类节目,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因素,目前还十分薄弱,尚未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还处在依赖国外、模仿国外的阶段,这一现实造成了我国杂技演出中有掌声而少笑声的状况。而滑稽演出恰是杂技演出中与观众互动最好、最具现场效果的节目类型。为改变这一状况,使杂技演出真正成为融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门类,必须增大滑稽演出的自主创新力度,变模仿为创造,创作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高水平的滑稽作品,使杂技艺术均衡发展。

  杂技艺术创作,始终是杂技艺术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在增加当代杂技文化含量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杂技规律不断地深化认识,不断回到杂技的本体,并从这里整装出发,去探索新的呈现方式,奔赴杂技艺术崭新的未来。

  毋庸讳言,我们的杂技工作者还面临许多挑战。譬如:大量的杂技作品,还没有真正解决好技巧与剧目情景的关系问题;杂技技巧的创新日益艰难,亟须更大的智慧和更强的胆魄;基本功训练不仅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统一教材,还缺乏因材施教、凸显个性化的绝活教学;杂技理论研究队伍薄弱,优秀研究成果的数量还很少,研究人员多来自其他领域或始终处在杂技艺术的外围,研究经常陷于间歇状态。

  展望中国杂技的未来,艺术精品和艺术创新仍然是其发展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其永恒的追求。从形式方面讲,杂技本质上就是一门最善于将形式做到极致的艺术。它推崇原创,展示绝活,追求独特,几乎它的每一次创作、每一部作品、每一场演出都会将“极致”作为目标。因此,杂技艺术在呈现方式上又具有了浪漫和包容的可贵品质。它最能够在浪漫的遐想和无限的包容中,获得它所需要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资源。有了这样的可贵品质,杂技艺术便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有着高远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动力。(边发吉 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

共 2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