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枝奇葩,是一门有着3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艺术,又是一门开拓创新、精彩纷呈的时代艺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国际国内市场与赛场的演出实践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令世界瞩目。
30多年跨越式发展,完成现代转型
改革开放后,杂技艺术率先走向了世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艺术实践和经验积累,当代中国杂技艺术逐步走出了单一技巧展示的演出模式,发展成为以技巧为核心,吸纳各姊妹艺术手段,兼容传统与现代的一门新型综合艺术形式,成功地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30多年来,中国杂技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在国际国内大的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经济和艺术规律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在国际演出市场、赛场促动下,当代中国杂技重新审视以往单个技巧节目和单纯追求技艺的传统形态,从中挖掘宝贵的文化艺术精髓,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后,杂技成为在国内外演出市场拼打最多、获奖最多的艺术形式。
回顾这段发展历程,一批又一批的新创作品,首先是通过增强舞蹈、音乐、声效、美术、道具、服装、光电、影像等艺术手段在作品中的表现力,使作品的艺术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进而,杂技又在20世纪90年代初孕育产生和迅速发展了专业杂技编导艺术,对杂技舞台上的技巧、舞蹈、音乐、舞美等综合艺术形式,进行了富于内涵、富于创意的整体包装,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含量,并在当代中国杂技探索人体高难技巧的叙事和表情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杂技创作相继呈现了“情景杂技”、“主题晚会”、“杂技音画”、“杂技秀”、“杂技剧”、 “杂技歌舞剧”、“杂技芭蕾舞剧”、“冰上芭蕾”等一系列新的演出形式,新人新作层出不穷。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顶碗》、《转碟》、《钻地圈》、《狮子舞》等中国杂技节目荣获国际大奖,到2012年春《腾跃—大跳板》、《男子艺术造型》荣膺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最高奖“金小丑”奖,中国杂技不断地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涵盖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历程,也记录了中国杂技艺术的跨越式发展。
杂技主题晚会《金色西南风》、《华夏古韵》、《在月亮那一边》、《故乡》、《中华魂》、《玄光》、《依依山水情》,杂技剧《天鹅湖》、《西游记》、《花木兰》、《你好,阿凡提》等精品佳作先后产生,享誉海内外。喜爱杂技的广大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今天的杂技演员美的形象和体态,以及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文化气质,已经完全有别于传统杂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演员,在他们身上有了一种科学训练和全面发展的时代气息。
此外,杂技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为解决新时期中国杂技所面临的诸多新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在杂技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中国杂协早在1998年起,便在多次举办全国杂技理论研讨会的基础上,申请设立了“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奖”。21世纪初,《中国杂技史》、《杂技概论》等学科基础理论成果问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杂技的理论研究,最初主要受到杂技演出市场的带动和影响,但是很快,杂技理论研究便在实践中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品格,具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助推当代中国杂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