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2月19日新京报)
对于国外大片尤其是美国大片在国内票房的成绩,从2011年一年中可窥一斑。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共上映21部分账大片,总票房为49.1亿元,超过去年的40.4亿元,市场占有比例约46.39%再创五年来新高。这一数据足以说明“ 好莱坞大片”的在国内观众心目中的份量。也一个市场有庞大需求,又现实实现大额度赢利的情况下,从数量上加大“好莱坞大片”进口数量,既能满足观众欣赏欲望也能增加国内院线收入,理论上或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国外大片尤其是美国大片的引进,必然会挤压国产片生存空间,导致原本就利润较薄的国产片进一步受到“打击”,这是一个未来的或长期分析比较不利的因素。但引进美国大片对于国产影片的制作和改良,又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契机。一个“汹涌”的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之下,还有可能让国产片痛定思痛,真正找到差距和不足,也有可能创造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用通俗的话说,如果引进好莱坞大片比喻成“狼来了”的情况下,国内电影人看到“狼”来博弈和市场上“攻城掠地”时的彪悍之时,更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电影“精神”以及学习他人可贵的制作电影的“精神”。从电影人的创作和制作精神方面,我们人不乏“挑战者”,如《金陵十三钗》不俗的评价,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被人广泛认可,但总体而言国产电影乏善可陈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
一些电影技术中的高科技运用,学习和借鉴起来或者不难,但一种多年探索的运营模式却未必能在国内生根开花。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就认为,“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娱乐工业(政府管理体制、行 业协会、分级) 垄断竞争(大制片厂主导,独 立制作补充) 国际贸易(全球人才、通用产 品、跨国渠道、国家推动、文 化推广) 大电影产业普世价值(西方价值为主导的普世价值) 全球资源(题材、导演、演员、形象、元素) 商业意识(配置、妥协、变化) 多元主义(青年文化为主体的立场、价值、文化 多元化) 隐性广告(视听符号、故事、人物,商业、国家、 意识形态)”这都是国产电影无法比拟的地方。一部影片如果精工细作到这样一个高度,又是一个吸纳最优秀人才和电影精英参与打造的一个“精品”,想不成功都难。而我们的国产电影,如“快餐”式的制作,创作水准的低下等,和优秀的国外电影相比其竞争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之上。这里面不排除就是国外电影人,在追求商业价值过程中蕴含在其中的“电影精神”,而这恰恰又是国产影片所稀缺的。
笔者还读过一篇文章,来分析国外与国内文化艺术的对比现状。“美国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国家,美国人的恐惧或许更多来自于想象中的外星人的入侵,来自于远古力量比方说恐龙、木乃伊的复活,来自地球自身的不安全因素。而这些似乎反映了美国国民的普遍心态,也代表部分普世价值观,也更容易让世界接受和认同”。而我国文化产业的探索尚处在“在古老而年轻的黄河口上,像某省某市那样对首场网络春晚《盛世龙韵黄河口》演出和录制中”。艺术追求固然没有高下之分,追求上的低层次和与世界发展、时代节拍“落伍”又恰是制约艺术人电影人的一个“瓶颈”。又如网民们调侃国内电影的那样,国外电影标准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未来”,而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宫廷戏”中徘徊;人家“穿越”是往未来人类的数百年上千年之后穿越,穿越的是“阿凡达”,我们是“穿越”回去的目标是到“明朝当王爷”。不同的定位和思维,得出来的就是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思维方面的差距,也是电影人持什么“精神”方面的差距。“差距在所难免”,技术性的工艺性的,甚至是高科技性的差距,弥补起来不难,但最难的也最核心的又是一种秉持什么样的竞争精神、创作和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