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冀国家博物馆耐得住寂寞

时间:2011-10-17 13:01   来源:山西晚报

  国家博物馆本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料,其五楼却被用来举办私人婚礼。根据记者实地探访,租用场地费用是25万元。而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结婚的新郎和新娘都是馆内的职工,不存在市场操作的费用问题。(山西晚报今日18版报道)

  国博的解释根本难以服众。根据记者的实地探访,当时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明明表示,博物馆5层几个月前刚修好,专门用于开设宴会,这是头一次在这里举办婚礼,费用是25万元,服务费要另算。而且工作人员称,如果要举办婚礼,需要跟博物馆的场馆办公室联系。这一切言之凿凿,到底谁在说谎?

  其实这倒不是关键,无论是不是市场化操作,国家博物馆被用来举办私人婚礼是事实。这也并非如专家所说的,“国家博物馆代表的是国家形象,不管是个人婚礼,还是博物馆内部员工的婚礼,这应该是不允许”。而是说,如果国博可以被用来举办婚礼,那么和政府大楼被用来举办婚礼,又有多大区别?这不是在讲笑话,更不是在杞人忧天。2007年7月9日上班时间,河北晋州市国税局长马某在办公区后院为自己的女儿置办婚宴,整个国税局大楼空空如也,无人办公 (2007年7月11日 《燕赵都市报》)。用的都是办公场所,员工结婚和局长嫁女,两者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

  或许这也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人们担心,国家博物馆这样的机构能不能耐得住寂寞?

  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体制改革。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重视,一大批文化机构得以建立起来。一片热闹的文化景象是好,但不得不说的是,有一些文化机构也太会凑热闹了,它们根本受不得一点寂寞。为了能够被市场深度认可,能够与功利无缝接轨,它们自动放下身段,为了五斗米而弯下高傲的腰。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文化场馆已经毫无文化可言,文化只是媒介,只是借口,只是谋利的工具。

  我们并不希望所有的文化机构都像杨玉环一样,“养在深闺无人识”,这是对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应该想办法聚人气吸人流,也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但要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特性,不是所有的文化机构都具有大众性,不是所有的文化场馆都能拥有大量人气。博物馆、图书馆这样的机构,属性决定其必然“曲高和寡”,不可能有大量人气,不可能与财富结太多的“善缘”。可现在的一些文化场馆却并不这样,包括一些博物馆,很为人气不足而急,很为财气不旺而愁。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削弱了文化的可持续性。

  我们并不希望国家博物馆这样的机构孤芳自赏,但也绝不希望这样的机构沾满铜臭。无论国博是不是提供对外出租场地办婚礼,公众关心国博的一举一动,是因为担心它耐不住寂寞,一头扎进功利的怀抱。国博还是把关注当关心吧,让人看到自己的操守,给国人传递文化信心。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