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如何“接地气”“捉活鱼”

时间:2011-09-13 14:22   来源:人民网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如火如荼进行中。人民网一位网友向我们提出了期望:下得去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用群众的视觉去观察问题、用群众的语言去描述生活,让自己的笔下多一些泥土的芬芳、多一些充满生命力的“活鱼”。

  网友提出的“抓活鱼”的要求其实并不是很难,但如今,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秀才不出门,同样报道天下事”的时代,对于一部分已经习惯成自然地当起网络“围观客”的媒体人来说,这要求,挺难。“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在一些地方被淡化了,“贵族气”、“脂粉气”、“市侩气”浓厚的报道时不时冒出来凑热闹,“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会上泡,四等记者傻写稿……”顺口溜的流传,等等,这些都是难以接上“地气”、捉到“活鱼”的大障碍。

  深刻的反思有助于更好地实践“走、转、改”。互联网时代,到底该如何”“接地气”、“捉活鱼”?网友的感慨当对我们有所启发:看微博觉得社会矛盾激化到已无可救药,去菜场兜一圈又发现生活还得继续,改革还得再进行一百年。可见,如何准确把握当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矛盾,把握社会舆论和利益博弈的对抗性与共生性,把握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方位,考验着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大局装在心中,“走出互联网,深入生活中”,唤醒公信力之魂,真实性之魂,鲜活性之魂,是我们此番必须要实现的目标。跳出网络看中国,回到网络更好地报道中国,是对我们新媒体从业者提出的深层次要求。

  网络时代“接地气”需要我们坦诚、直率而不浮于表面。摄影界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做媒体同样如此:如果你报道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扎得不够深。只有真正走进广阔的田野、纷繁的社区、喧嚣的菜场、偏远的山村,走进百姓的生活看中国,从每一个普通人的切身感受进行情感投射,方能打动人们的内心;只有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百姓关切,从普通人的故事出发,折射一个全局性的社会问题,方能令人信服。这是那些只会坐在电脑前依靠“小道消息”编“新闻”的编辑记者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网络时代“接地气”需要我们锐利、深入而不止于片面。新加坡记者韩咏红在联合早报网,这样描述在华4年的生活体验:“也是在这混乱中,我越来越看到中国的美。那不是‘既成’之美,而是社会在乱中求序,在拥挤中寻找空间,在道德失序中力保心灵里的一点良善,在越来越陌生又难以理解的世界面前试图维护少数基本价值,这种种努力之美。”一位外国记者眼中的“种种努力之美”告诉我们,敢于直面现实问题,敢于触摸“深水区里的坚石”,深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彰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勇气、胆识;把握正确方向,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共同破解热点难点,凝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这是 “跳出网络看中国”所要努方的向标。

  网络时代“接地气”需要我们开阔、灵活而不囿于顽念。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善用中国崭新的实践创造的新道理、新论述,善用中国发展变化的客观事实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用新的理论语言,解释说明繁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另一方面,更要善用群众喜爱的接受形式阐释理论观点,架起沟通的桥梁,以清新文风和创新的表达推动大众化传播,形成“感性政治传播”和“理性政治传播”的互济,作品才能多一些泥土的芬芳、多一些充满生命力的“活鱼”。互联网时代新闻工作者尤其要有“感性政治传播”与“理性政治传播”互济的传播智慧。

  柴静曾经惭愧,一个外国友人从老百姓生活的种种细节中,看到了她熟视无睹的一个中国。当我们纠缠于互联网上眼花缭乱“神马体”,浮云一般飘来飘去的“网络红人”,迷失于着“羡慕、嫉妒、恨”的社会情绪,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孰不知,火热现实生活正在发生深刻而“美丽”的变化,正在呼唤着我们“跳出”去发现他们,抓到“活鱼”,与更多人的分享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中国。跳出网络看中国,亲,你准备好了吗?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