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电视台第三频道的《情感密码》开播于今年年初,定位为“讲述石家庄人自己的情感故事”。节目内容多是涉及家庭、婚姻、情感类话题,往往引得受众感慨不已,例如最近引起轩然大波的《我给儿子当孙子?》就是突出的一例。(《中国青年报》8月17日)
该节目说的是家住石家庄休门(村)附近的一对儿80后小夫妻许峰和王蓉“啃老”的故事。看了之后真叫人义愤填膺。据说,此节目播出之后,在石家庄休门(村)附近引起了公愤,大家想知道这“许峰”是谁。可惜,尽管公开进行“人肉”,也还是没有找到。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当地寻访许峰父子也一无所获。8月12日,“许峰”却主动找到了记者。他告诉记者,《情感密码》是一家传媒公司制作之后卖给相关电视台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而《我给儿子当孙子》只是这家传媒公司花钱雇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而已。
对于石家庄电视台的欺骗行为,我们获知真相的观众一定会立即冒出两个词来:修养不高的人会痛斥“混账”,有点文化的人也一定会大骂“无耻”。对此,电视台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期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工作人员的初衷是好的,希望使刚毕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自立自强,同时也引发家长思考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孩子。这是以“政治正确”来为无耻行为找借口。目的的正确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正确,相反,无耻的手段却能证明目的的卑鄙。其本质的问题是,不择手段追求收视率,以提高电视的知名度和领导政绩,更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有了收视率,广告多了,广告费高了,大家的收入也就高了。情感类节目可以转变为口袋里的现金或支票,虚假“情感”正是电视台向我们出售的假冒伪劣“商品”。
不过,电视台还有一个解释是,情感类节目不是新闻类节目,是允许找演员扮演的。他告诉记者,这在业内是通行的做法。我们不同意这种说法,你不能把小说冒充新闻,如果是表演的节目,就请不要以“纪实”的面目出现。至于这种假戏真做是不是“业内通行的做法”,我们不知道,但不能认为做的人多了,骗子就会变得正当。
广电总局恐怕需要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对全国情感类节目的弄虚作假进行一次专项整顿,对违规者亮出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