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除了“南昆”、“北昆”,还有“草昆”。在文化部重点扶持的七个昆剧院团中,永嘉昆剧团是唯一的县级剧团,有“草昆”之称,意在强调其鲜明独特的戏曲语言和美学气质——永嘉方言和泥土气息。为纪念昆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十周年,永嘉昆剧团日前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了《琵琶记》,让观众感受到“草昆”的魅力。
永嘉昆剧团简称“永昆”,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南戏即诞生在永嘉。永嘉昆曲与南戏生长在同一片土壤之中,也得到了南戏的滋润。据专家考证,“永昆”中遗留着海盐腔的遗韵和南戏的遗风。这些年来,“永昆”得到了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加之永昆人不懈地努力,造就了“永昆”发展史上最好的时间段。十年时间里他们打造了十本传统大戏和二十多出折子戏,其中《张协状元》、《琵琶记》已经成为“永昆”的代表剧目。《琵琶记》原作是南戏作家高则诚在温州郊区写作完成,剧中人物、民风民俗带有独特的浙南味道,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永昆”演出的《琵琶记》,比较其他剧团而言别有韵致。
被称为“草昆”的“永昆”虽然有点土,但可贵之处正是这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质朴的美学追求。与“南昆”、“北昆”明显不同,“草昆”的表演带着草根文化的原生态色彩和泥土的芳香。以“永昆”保留的相当完整的一出折子戏《吃饭吃糠》为例,蔡婆是丑行扮相,而不是老旦,人物通过表演构成特殊造型,嘴瘪进去,给人以无牙老妪之感,声音也经过了演员的处理,有些沙哑,表现了饥寒交迫境遇下人物的变形变态。再如赵五娘吃糠被噎住的表演,演员将糠碗放在头顶上,用筷子杵碗底,然后是撸脖子。这些动作来源于当地的生活,强调节奏,舞台表演非常夸张。作为《琵琶记》的改编者,我看到的“永昆”人非常珍爱“永昆”,可以为它牺牲一切。他们下乡演出也好,到香港台湾演出也好,都受到热烈欢迎,这让“永昆”人兴奋不已。
但是“永昆”也有忧虑,那就是人才培养难,留住人才难,引进人才难!老演员目前只有刘文华等少数几人。老演员极想带学生,然而生源严重不足,招生太难;即便偶尔遇到好苗子,辛辛苦苦培养出来,一旦崭露头角,大城市、大剧团就来挖角儿;送出去培养的人才,很可能一去不返,需要引进的人引不进来,稍微有点成就的人都不想呆在县城里,都想去大地方……这些“永昆”传承中遭遇的尴尬,已经使“永昆”存立的基础动摇。
戏曲艺术是口头传播艺术,艺术个性极强的永昆,传承人原本就少,如果不抓紧解决传承链条的接续问题,这支著名的“草昆”队伍可能就难以为继了。
当然,不只是“草昆”,整个戏剧界都存在基层队伍的稳定与发展问题.中国传统戏曲尊享重要地位,与其对民众精神和文化生活影响的广泛性深入性密切相关。生活是对艺术创作最好的砥砺。一个有艺术追求的艺术家,是不会远离艺术生成的土壤,远离富有质感的生活。在此,除了呼吁艺术家能够以艺术为重,尽可能深入生活之外,还特别热切盼望有关方面能够从制度和政策层面给予基层文艺队伍建设以更加有力的支持,唯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包括“草昆”在内的传统戏曲迫在眉睫的传承问题。(谭志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