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协议为何陷入亲痛仇快僵局?

时间:2014-04-25 08:58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审查遭遇乱流,使得稳定向前的两岸关系走入云雾区。台湾《工商时报》25日发表社论指出,为今之计,只有善用两岸之间最大、最稳定的沟通桥梁,也就是在大陆经营多年的台资企业,鼓励台商在大陆加大投资力度、协助台商突破现行的困境,切切实实做好深化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工作,让台商成为再一次两岸关系升级的火车头。

  社论认为,从大陆的角度来看,服贸协议会走到今天的困境,的确始料未及。因为整个大陆市场的服务产业向台湾开放,绝对是台湾经济突破的历史机会,是大陆送给台湾最丰厚的一份“大礼包”。

  仔细详读服贸协议的内容,我们看到大陆非常诚意地开放服务业与金融业,让台资企业可以开大门走大路,发挥既有的优势,全面在13亿人的市场布局奔驰。大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确定经济全面自由化的大方向,金融与服务产业的开放是必然的趋势;而在向全球的竞争者开放之前,先给台湾入场券,让台资企业取得先行者的优势,及早布局、及早与本地的强势企业结盟、及早占领市场份额,这是两岸经贸合作又一个双赢的重大布局。

  台湾反对服贸协议的人士,将议题操作为大陆美容院会攻占台湾市场,不仅完全低估了大陆的决策高度,更是对大陆中央政策难以想象的误解。大陆当然是以两岸最终和平统一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关键在大陆面对问题、策略思维乃至政策执行的高度,是由全球政治经济版图的角度宏观思考。台湾吵得沸沸扬扬的美容院、印刷厂这样低层次的操作,根本不是大陆推动服贸协议的考虑。

  大陆经过30年快速的发展,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各个层面,都已经展现空前强大的实力,全球500大企业、政治领袖、知识分子络绎不绝于往来北京、上海的路途上,寻找发展的机会,也与大陆对口进行深度交流。大陆已经不是制造低价产品的世界工厂,而是全球发展方向的决定者,大陆巨大的市场与生产力犹如水库,闸门开向何方,灌溉谁家土地,哪边就呈现雨后春笋的新兴景象。

  台湾对于服贸协议的畏缩,正显示了台湾自己不了解大陆、还停留在20年前“恐共拒共”的陈旧思维。台湾的媒体与智库,没有将大陆日新月异、不断升级的格局与思路传递给社会大众,台湾的政治人物也总是沉溺在短线的选票算计当中,没有勇气面对崭新的历史风貌,才会让服贸协议这样重大的利多陷入亲痛仇快的意外。

  此时此刻,在大陆发展多年的台商可以成为化解服贸争议的桥梁,关键则在“让台商成为服贸协议的第一批示范者”。台商近年在大陆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因此,两岸如果能够成功推动台商转型的任务,无疑就是对服贸协议最佳的示范。在协助台商加速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必须要求台商加大对大陆市场的投资力度,并且赋予台商回台宣传、深化影响力的任务,如此多管齐下,当能获得庖丁解牛之效。

  回顾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解严”之后第一批化解两岸歧见的助力来自返乡老兵,但是真正为两岸全面和解做出贡献的,绝对是前仆后继、代表台湾核心实力的台资企业。

  台资企业从90年代初期前往大陆发展,至今已累积了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经验,台资企业早已扎根大陆,鲑鱼返乡的台商老板更是台湾经济持续成长的主要动力。在服贸协议进入云雾区之后,台当局与其耗费大量宝贵的资源在已经无效的广告与沟通上,不如将焦点转移到大陆台商,善用台资企业宝贵的资产,让台资企业扮演再次推动两岸互动的火车头,带动两岸一起携手迈向经济自由化、打造世界级产业的共同策略目标。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