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信良在民进党内是“政治不正确”,可以说是边缘人;这种边缘人,没有群众,没有派系,没有资源。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日刊载社评指出,对于许信良的悲剧,民进党不宜当做笑话,台湾社会更不能只把许信良当成“唐诘诃德”。因为许信良的悲剧反映的是民进党的困境。
社评摘编如下:
民进党近日已连续举行了两场“总统”候选人提名辩论会,共有蔡英文、苏贞昌、及许信良三人角逐。在辩论会之前,不少人预期蔡英文与苏贞昌因为许信良的参与,将不得不对两岸议题表态,许信良也以此自许。不过,本报社评在辩论会前已分析指出,假设许信良根本没有出线的可能,那么蔡苏二人在竞选的时候,最大的可能性是根本不回应许信良的问题。因为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与许信良展开真刀实枪的辩论,很可能会把自己的缺点完全曝露出来,反而让另一个人得利。
事实结果证明,蔡苏二人在提名辩论会中的表现,完全如本报社评所预测,完全采取模糊、闪避的策略。在第一次辩论会上,蔡苏二人被批评为“印象派”或“抽象派”,完全让人雾里看花。在第二次辩论会上,这两人还是依样画葫芦,对许信良的质疑,不正面应战。不过,许信良当天的表现,一方面因为没有胜负的压力,一方面肯真诚面对两岸问题,表现得最令人感动。只可惜许信良在民进党内是政治不正确,可以说是边缘人;这种边缘人,没有群众,没有派系,没有资源,其悲剧几乎可以说是注定的命运。
不过,对于许信良的悲剧,民进党不宜当做笑话,我们社会更不能只把许信良当成唐诘诃德。因为许信良的悲剧反映的是民进党的困境。许信良过去提出“大胆西进”,现在又提出“维持现状,大胆开放”的政见,都不见容于民进党,这当中有几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许信良并不“仇中”,反而对大陆的文化与历史有相当的认识与欣赏。民进党的“仇中”经过长期以来的挑动,几乎已成为其DNA的一部分。在这种心态之下,民进党很难客观地面对大陆,也很难理性地的思考两岸政策。陈水扁执政时的两岸政策以及选举操作可以说是典范性代表,而苏贞昌及蔡英文也是在民进党这个体制的一部,他们也同样袭承了“仇中DNA”。
其次,许信良多次到大陆参访。换言之,许信良能掌握大陆的变化,对大陆的了解也较为深入。然而民进党大多数领导人,很少到大陆,对大陆的了解也是受到“仇中”心态的扭曲。因此,在民进党领导人的政策选项中,根本不可能出现“大胆西进”这样的主张。
最后,许信良对台湾的实力比蔡苏两个人有信心。从过去民进党对两岸交流的抗拒立场来看,他们心中假定两岸关系愈密切,两岸交流愈广泛,台湾就愈没有选择空间。换言之,在他们眼中,由于对台湾没有信心,由于对大陆的“害怕”,因此看不到机会。
许信良的悲剧,衬托民进党的困境,何其令人伤感。在接下来的辩论会中,蔡苏是否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我们愿意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一次跳脱困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