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应落实汪辜会晤政治对话 再寻共识

时间:2009-11-05 09:56   来源:中国台湾网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评论员富权的文章表示,在1998年10月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的大陆“融冰之旅”中,曾与大陆海协会长汪道涵达成四项共识,其中第一项就是两会决定进行对话,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各个方面,当时两岸都将两岸政治对话视为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两岸展开政治对话,这是当时两岸当局都乐见的。既然海峡两会在上世纪90年代所签署的各项协议仍然有效,那么,1998年汪辜会晤所达成的四项共识中的“进行政治对话”,是应该履行的。

  全文摘要如下:

  台“陆委会”不久前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大陆情势报告”中分析指出,由近来大陆官员及智库的发言来看,大陆已经着手准备两岸政治对话;近日台湾《中国时报》又报道称,北京方面希望以日后顺利签署ECFA及MOU为合作基础,在马英九结束台湾地区领导人任期前,商签《两岸和平协议备忘录》,作为推动两岸政治协商议题的初级对话。但是,台湾方面对此仍持闪避态度。马英九的“国安”智襄、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赵春山在一个研讨会上就释出风向球,表示两岸要进入政治对话,应该要具体齐备三项要素:首先是两岸顺利签署MOU和ECFA;其次为岛内对两岸进行政治对话已有共识;第三是取得美、日等重要国家的支持。赵春山说,只要这三项要素成熟或完备,两岸就可以展开政治对话,包括谈论互信建立机制(CBMs),及两岸和平协议。另外,“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也多次表示对两岸政治对话“不排斥”、“有研究”和“没有时间表”。

  从上述信息看来,台湾方面已经感受到了大陆呼吁进行两岸政治对话的压力,并也已意识到两岸进行政治对话是大势所趋,无可避免。不过,既是出于受到台湾政治生态掣肘的顾虑,也是希望在开展政治对话中能掌握几手“好牌”,避免陷于被动,因而在时程上以“没有时间表”作缓冲,在技术上则以提出“三条件说”来“讨价还价”。

  在这里,关键是在于“三条件说”。只要台湾方面认为“三项条件”具备了,“时间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因此,既然要谋划好“时间表”,首先就得具备“三项条件”。尽管这是台湾方面故意设下的障碍,但既然双方谈判是“一个巴掌打不响”的事,故明知是带有“政治勒索”性质,只好也得接受。不过,只要能运用唯物辩证方法,尤其是运用好“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积少成多,量促质变”的毛泽东兵法,先行解决次要矛盾,并以次要矛盾的被解决去促使主要矛盾的解决,是能够冲破“三条件说”的障碍的。

  实际上,在“三项条件”中,其中第一项的两岸必须先完成ECFA和MOU,目前基本上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估计能在明年初的第五次陈江会中达成。剩下的两项条件:在台湾内部达成共识,获得国际社会接受,后者的技术难度也不大,因为英、法、俄、澳、日等主要国家,都有“和平发展”的意愿,也都希望能看到台湾海峡这个原先的火药桶能被处理掉。奥巴马当选并就任美国总统后,这方面的积极性比其它国家更高,乐见两岸签署和平协议。

  其实,大陆是完全有理由敦促台北方面履行承诺的。实际上,在1998年10月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的大陆“融冰之旅”中,曾与大陆海协会长汪道涵达成四项共识,其中第一项就是两会决定进行对话,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各个方面,具体的安排由两会负责人另外商量,而当时两岸都将两岸政治对话视为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更是宣布:“两岸政治对话已经开始”。当时的台当局“行政院长”萧万长也表示,“只要有助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议题,将可以一步步提出来展开沟通对话”。

  两岸展开政治对话,这是当时两岸当局都乐见的。而且,也将之当作是开展两岸政治谈判必须走的一步。为此,当时的台当局“陆委会”主委张京育就指出,“两岸政治对话是两岸政治谈判的初级阶段”,“进行两岸政治对话将提前进入‘国家统一纲领’中程阶段”。

  既然海峡两会在上世纪90年代所签署的各项协议仍然有效,那么,1998年汪辜会晤所达成的四项共识中的“进行政治对话”,是应该履行的。日前台湾媒体报道,连战在赴新加坡出席APEC峰会并与胡锦涛会晤时将会传话。或者,海峡两岸将会利用“胡连再会”的机会,就此寻求共识。

浏览精彩评论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本文不代表中国台湾网立场)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