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发放消费券度对度过经济难关有用吗

时间:2009-01-19 08:34   来源:中国台湾网

  1月18日,台湾当局发放三千六百元(新台币,下同)消费券给每个岛内居民,希望刺激理性消费,用消费的热力驱走景气酷寒。

  台湾《联合报》18日发表社论说,消费券的概念有点像穿梭时空,把人们未来可能赚到的钱先拿来用;如果大家用得对、用得好,那么到了未来,便可以得到比三千六百元更具价值的财富。但如果这些钱掉进了某些黑洞,那么,未来可能要以加倍的代价,来补回这笔先花掉的债务。这个台当局发放的红包并不单单是一份礼物,它也蕴涵了一个责任:民众要选择你觉得最好的方式把它逐次或一次花掉。那样,这些消费券才算达成它问世的任务。 
 
  社论说,简单地说,消费券是台湾民众向自己的未来预支的现金;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更不是白吃的午餐。它的成败,其实也不取决于这个消费券政策本身是否周延,而在全体岛内民众对这笔钱的使用能否灌注智能和爱心,使它散发最大的光和热。在这波仍看不到谷底的景气中,人们每天听到的都是裁员、失业、生活难耐的故事,光靠三千多元要克服生活的困境,显非可能。然而,消费券的运用若能形成一场民间经济互助运动,唤醒大家失去已久的刻苦意识和社会关怀,那么消费券的作用即可超越单纯的刺激经济。有爱心和关注加持的消费券,或许能帮许多人化解冬日的酷冷。

  社论指出,消费券的效果,其实仍然受到争议,有些经济学家并不相信消费能够救经济。但通过不断的讨论,人们对消费券的正负作用都有更多了解,也知道应如何以积极态度避免其反效果。至少从目前看来,不论是台湾企业或地方政府都提出了不错的相对因应,协助扩大消费效果。例如:许多卖场推出花三千六、享五千的活动,已无形中放大了消费券的乘数;岛内各地方政府推出鼓励在地消费的摸彩,也可避免消费券的使用过度集中都会;出版界推出优惠方案,有助于把书香带进家庭。

  虽只是区区三千六百元,但它未必不能发展出大创意或大商机。试想,若有一个班级几十个同学把消费券集中起来,好好规划,便可以在网络上展开一个小小的事业。那样,这些钱就不再只是有使用期限的消费,而可以变成生命更长的投资;当消费券政策告终,也许一个小事业就从此茁壮了。

  消费券的效果要充分发挥,正需要那种一传十、十传百的传递效果,把消费的爱和热点燃起来。岛内有人在网络倡议,消费券应优先用来购买台湾商品,因为上中下游厂商可以雨露均沾,获得最佳连锁效果。的确,作为一个消费者,想要用三千六百元来救经济似嫌痴心妄想;但如果大家在消费之际也想想别人,消费就可能多一分感染能量,冰冷的景气也就多一分热量。

  社论最后说,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由于几家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务崩溃,牵动了全球金融海啸,让世界经济陷入严冬。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反向的急救,从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开始摩擦,用个人消费的力量把关怀和热忱注入不同的产业,透过血脉回流,让整个台湾经济体再度活络起来。三千六百元用来满足个人欲望,顶多只换得一天的愉悦;但若能变成一场社会互助运动,也许可以让台湾变得很不一样。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