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领导人会谈,民进党为何要发动抗议,而且规模为“特大号”,很多人也不清楚。台湾《中华日报》20日社论指出,民进党的“围陈”抗议能否和平、理性,关键在发起者内心是否和平、理性。民进党有没有理解到,如果抗议结果肇致两岸从此不见面、不会谈,台湾经济发展还会前进吗?还能前进吗?
全文摘要如下:
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今日在台中市举行,民进党发动抗议提前登场,台“内政部”调度警力“千人维安”,严防抗议活动失序;民进党则发动“万人包围”,扬言大陆代表团在台期间要“遍地开花”,陈云林人到哪里,抗议活动就到哪里。
两会领导人会谈令人侧目的新闻,或可断言,不会是双方会谈的内容,而是民进党的抗议、抗议所造成的骚乱,以及因此付出的社会成本。然而,两会领导人会谈之于民进党的主要“功能”,竟成为获取政治利益的舞台,因果颠倒,不顾曲直,殊令人遗憾。
参与抗争的群众,应也知道两岸有许多事情需要解决,譬如台湾农产品登陆,台湾农民不是希望多多益善吗?但双方检验防疫流程如何快速化、便捷化,就是这次会谈内容之一,将会做出具体的协定,以后照章行事。再如台商双重课税问题,也会在会谈中讨论出合理的解决方案。ECFA虽不列入这次会谈议题,但两会会通过专家级协商,做原则性的交换意见,为日后两会正式协商铺路。
多数台湾民众主张两岸和平发展,继续交往,在交流中得到合理利益,双方坐下来谈,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民进党为何要发动抗议,而且规模为“特大号”,很多人也不清楚。是对会谈的某项议题有不同意见吗?不妨说出来,说得有道理,台当局却不接受,抗议也就有理由。若能说出证据,政府不理睬,抗议就有了合理性。然而,民进党有告诉过台湾民众吗?
民进党的抗议,显然不是针对两会领导人会谈内容而发动,而是反对举行这项会谈,既反对大陆代表团来台湾,也反对台当局和他们谈事情,更加反对两岸和平发展。至于两岸在交流中许多待决之事,包括绿营自己人在大陆经商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民进党支持者正期待的扩大陆客来台消费,到底要不要解决?如何解决?在抗议口号里是听不到的。
我们看到,某些政治人物,不论甚么事,都从政治立场切入。政治固然对事务有一定的影响,但除了政治,如果没有其它层次,譬如经济、文化、艺术,一骨脑全都冠上政治帽子,生机必然枯竭。
政治在台湾已成为一种“立场”,而立场的背后是政治利益。在此状况下,必然抹杀了真相,更使是非混淆,“内耗”便由此而生。这毋宁是台湾社会最大的隐忧。
民进党的“围陈”抗议能否和平、理性,关键在发起者内心是否和平、理性;亦即,抗议活动除了操练内部的凝聚力、动员力之外,有没有理解到,如果抗议结果肇致两岸从此不见面、不会谈,台湾经济发展还会前进吗?还能前进吗?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