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称无人机攻击作战使美国反恐战术发生变革

时间:2012-06-27 10:58   来源:科技日报

  据报道,为了加强部队的侦察能力,印度国防部将采购95架迷你型无人机装备空军和海军。同时,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正在研究和开发高海拔长航时作战无人机,并在“鲁斯特姆”项目下开发中航程无人机。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各国关注。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前不久,美军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发动无人机打击。据一位匿名的美国官员证实,基地组织二号头目阿布·亚哈·利比在美军无人机空袭中丧生,同时此次空袭至少造成15人丧生。随着无人机在反恐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人机的地位作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新审视。从担负侦察任务,到作战空袭任务,无人机已经成为战场上不折不扣的“银翼杀手”!

  军事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自1918年第一架无人机诞生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早期的无人机作为靶机用于部队的训练,并没有很快在战争中出现。直到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美军首次将“瑞安147”系列无人机作为侦察机用于实战。1964年到1975年间共计出动3435架次,其中2873次安全返回,获得的空中照片占美军侦察总数的80%,收到明显成效。

  1982年6月,在中东的贝卡谷地交战中,以色列首先利用无人机诱骗叙利亚军队“萨姆-6”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开机,获得了雷达的工作参数并测定了其准确位置,而后展开攻击。仅用短短的6分钟,叙军的19个“萨姆”导弹阵地便化为乌有,这个举世瞩目的成功战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无人机的作战价值和发展潜力。

  随着军事需求的强力牵引和新技术发展的有力推动,无人机的军事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从遂行侦察任务到电子对抗,直至作为武器平台用于攻击作战。

  在现代战争中,“发现—定位—跟踪—瞄准—攻击—评估”这一作战程序被军事专家形象地称为“杀伤链”(即英文Find-Fix-Track-Target-Engage-Access的缩写)。作战过程中,参战部队按照程序遂行各种不同的作战任务。常规的作战模式一般由卫星、侦察机、预警机实施“发现-定位-跟踪”,引导其他作战飞机实施“瞄准—攻击—评估”。卫星的侦察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不能对目标进行连续监视;如使用有人侦察机和预警机,不仅出动强度大,其安全也将面临威胁。与之相比,作为武器平台的无人机集侦察、打击功能于一体,不仅能对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的侦察、监视,还能抓住战场稍纵即逝的战机,提高攻击的时效性。

  虽然目前投入使用的无人作战飞机主要是一次性攻击机或在一种平台上实现空中侦察和武器发射的多用途功能,真正意义上的无人作战飞机仍处在研发阶段,但无人作战飞机的发展加深了无人机概念的内涵,使无人机的作战使用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并将改变未来空中作战的力量结构、组织编制、条令条例、作战原则、战术思想乃至国防采办策略等,将是空中力量的一次革命。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