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俄罗斯军工企业集体没落的根源并不在外部,各方面的深层次体制问题才是关键。AK-47步枪制造厂的破产,只是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块。
今年4月下旬,俄罗斯《报纸报》率先披露的一则消息,在全球军事爱好者中掀起了波澜——以生产AK-47突击步枪扬名的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宣布破产!近年来,在俄领导人向民众描绘重振军力的美好愿景的同时,有着辉煌过去的俄军工企业接二连三地垮台或遭兼并,其中不乏米格飞机公司这样的“老字号”。因此,伊热夫斯克厂的悲怆谢幕只能算是这一趋势的自然发展。尽管该厂总经理马克西姆·库久克等人一再宣称,缺少政府订单和仿冒品泛滥才是压垮公司的主要原因,俄《论据与事实》杂志却道出了残酷的真相:导致俄军工企业集体没落的根源并不在外部,从苏联时代延续至今的深层次体制问题才是关键。
军工产业成了喂不饱的“吞金怪兽”
在“红色帝国”苏联最鼎盛的时候,其军工体系的各项指标几乎是天文数字。1988年,《真理报》曾载文指出:苏联国防工业从业人员达1300万,每年生产的作战飞机相当于美国空军全部飞机总和,平均7小时造出1枚导弹,坦克年产量2000辆以上……这些恐怖数字的背后,是庞大的国防产业链条和占国民生产总值20~25%的军事开支(半数用于装备采购)。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军工厂分工非常细致,以T-72坦克为例,合作生产单位就有700多家。
如此臃肿的体系,依靠持续的巨额投入才能维系。然而,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国防经费严重缩水,主战装备的采购量连续多年徘徊于个位数和十位数之间,最惨的是1996年,只有5辆坦克入役。即便是如此可怜的产量,也需要成百上千家工厂同时开工。仅有的一点资金犹如撒胡椒面,根本不够确保生产线运转,而后者一旦关闭,重启的费用更加昂贵。2006年,俄打算向东亚某国出售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谈判基本结束后,惊觉多个生产工厂已经瘫痪,合同总价还不够恢复产能,这笔交易只能打了水漂。
就这样,俄军工企业陷入了订单不足导致产能不足,又因为产能不足导致没有订单的死循环。军工产业成了喂不饱的“吞金怪兽”,先是拖垮了苏联,现在又将拖垮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