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法院”自4月24日起开始审查“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特别条例”草案,其中耗费最高、引起争议最大、金额高达4,241.33亿元(新台币,下同)的轨道建设,在各县市长极力争取之下,已经展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气势,由于“立法委员”大多来自各选区,庞大的预算分配“雨露均沾”,不要说执政的民进党,连反对党的“委员”们都心向预算。台湾《工商时报》26日社论指出:这笔台湾史上最庞大的、出手最快、最终将要债留子孙的建设预算,恐怕就将以高速铁路的速度在“立法院”通过了。
社论指出,我们多次质疑,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从去年12月底喊出“拼经济”的口号之后,随即责成台当局“行政院长”林全提出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短短三个月内就拼凑出预算总金额8,824.90亿元、后续年度经费1,384.93亿元的前瞻基础建设计划,这个计划非常明显的是老式的地方县市的预算分配,过往最被诟病、最被民进党批评为政治分赃的“水资源”相关项目,预算高达2,500余亿元,洋洋洒洒的轨道建设,有的是还在规划初期的襁褓新案、有的则是早在1990年之前就存在、将近30年无法执行的陈年旧案,这些来自各县市政府仓库内的提案,没有向社会大众说明成本效益、许多可行性评估都是多年前的报告,这种人人有奖的大杂烩计划,出自于号称财政专家的林全的办公室,实在令人诧异。
先不论2,507亿元的预算花费在治水,根本不可能创造什么经济效益;铁道建设是否就能带来“前瞻”与“经济增长”,恐怕还是个大问号;真正被认为具有“前瞻”性的AI人工智能、无人车的物联网投资,在林全亲自主持的记者会上,“科技政务委员”唐凤的简报只有一张纸,上面是“开放、共通、协作”6个字,再加上3个小图示,令拿到资料的记者傻眼;事后提供的各项细部计划,只有计划名称和预算金额,没有相关说明,记者询问“行政院”发言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蔡英文把铁道建设当成拼经济的活命丹,是老旧、便宜行事、甚至是早就被用烂的政治骗术,例如机场捷运A14站超过47亿元的预算,这个设在兴建中的第三航站大厦内的车站,为何如此昂贵,不知道蔡英文、林全是否曾经检视过?台南市铁路地下化要300亿元,桃园市的铁路地下化则要将近一千亿元,在铁道计划的五大子项、总共38项专案计划之间,彼此之间逻辑是否一致,是否有统整的评估方法,台当局“交通部”管了多少?“行政院”与蔡英文办公室又知道多少?
在庞大的预算遮掩之下,存在低效益、浪费、贪腐、追加预算、政治分赃的黑洞,任期尚未满一年的林全不要说做到这些计划剪彩通车,恐怕连开工都不一定看得到,将来他与蔡英文能够对短期拼凑出的庞大建设所衍生的问题负责吗?
轨道计划的核心是台铁的市区铁路地下化,县市首长每每以“缝合都市裂缝”的美丽愿景来描绘,我们并不反对铁路地下化的构想,但是就以台南市为例子,现在有开元陆桥、东门陆桥、中华陆桥、林森地下道、小东路地下道等,剩下的平交道寥寥无几,历任的县市首长其实早就已经完成了绝大多数的缝合工作,早年前火车站前后门发展迥异的现象也大多数弥平了,台南市还要花300亿元来铁路地下化,真的能够创造多少土地开发的价值?
就算台南市铁路地下化能够创造超过300亿元的土地开发价值,那么预算400亿元、用高架、平面的架构的“台南市先进运输系统”,是否又是在既有的都市上“划出新的都市裂缝”?还有,这个所谓的先进运输系统,与桃园捷运、台中山海线有什么不同,是要各自招标、运营的系统?还是台当局“行政院”、“交通部”有统一的规划?再者,台南这个先进运输系统并不先进,是早在1989年就已经开始规划的陈年老案,台南市的人口增长、都市发展趋势如何,将来还有大量增长的潜力与需要吗?这个陈年的先进运输系统,兴建的必要性与成本效益,到底是否合理?
在快速老化、总人口将要逐渐萎缩的台湾,高价、昂贵、运量集中的捷运系统,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简单来说,捷运兴建的单位成本,是平面轻轨的5倍、而轻轨又是巴士网络BRT的5倍,高雄捷运的亏损,正是捷运效益不佳的最佳明证。或许我们的桃园、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城市,应该先用灵活、高效率的(电动)巴士系统,毕竟,只要捷运25分之一的成本,而且是洁净能源、适合不能走远路的老人社会,还有机会发展出自动车驾驶网路的公车路网,更不会造成财政黑洞,可能才是真正“前瞻”的解决方案。
重大公共建设一定要慎始,否则后患无穷,这是所有政治人物心知肚明的铁律,台湾前瞻基础建设计划漏洞太多,疑虑太多,如果不做修正,必然会产出许多后患无穷的项目,台湾民主如果真的走到那个地步,就没有未来了!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