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13日社论指出,蔡英文执政百日民调濒危,“独”派高举“核心选民”旗帜逼宫日甚,蔡当局人事遂出现微妙调整趋势。如果说,先前标榜专业考量的公营事业与公股金融人事加快“绿化”脚步,多少还有些迟来的分封、安抚之意;那么,两岸关系领域的人事动态所反映的路线的意义与政策效应,更值得关注。
民进党执政后,因忙于政治清算与追杀蓝营,疲于应付排队准备上街的抗争,因而暂搁两岸议程,冷对两岸答卷,既不愿“捋大陆虎须”,也不想撄“独”派锋镝,以为只要拖着“维持现状”不失分即可。因此,蔡当局在执政百日前与记者茶叙时,虽然缕述各领域抽象政绩,涉及两岸议题其实只有一句话──重申“维持现状”重要。其重点,在强调就职演说已竭尽所能拉近双方立场,并力图维持两岸关系稳定。显然,两岸政策非其当急之务,两岸定位答卷则想不出“聪明回答”或根本不想答。
然而,从陆生、陆客到虱目鱼契作的经济效应已现,从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到亚太经合会经济领袖会议的政治效应则山雨欲来,两岸议程终究扑面而至,两岸答卷阙文仍待填补。蔡英文称“维持现状”,事实上,变动的“现状”实已非原状,催促着蔡英文提出适当的通关密语。
观察目前情况,蔡英文似乎相信不必喊“芝麻开门”,只要找到“阿里巴巴”,就能打开藏宝山洞的石门。或者,由于“独”派强烈质疑石门后面是个直坠深渊的无底洞,而“芝麻开门”更是一道自缚手脚的紧箍咒,蔡英文只好寄望阿里巴巴能不发出声,只要运用腹语即可启门。
就在“独”派的台湾“入联宣达团”启程前夕,传出田弘茂接海基会董事长的消息。对此“独”派盛赞是一手好棋;大陆却只回应,两岸问题关键不在人,而在政治基础。
田弘茂曾直言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沟通机制就会中断;现在却说对岸还没讲话,“希望还有空间”。田弘茂或不致完全昧于现实,两岸迂回空间也可能不全在“九二共识”四字,而在如何表述其核心意涵;那么,田弘茂锦囊中是否有何妙计,或只是以拖待变,各方拭目以待。
如今外界最大的忧虑是,蔡当局内政频频凸槌,凯道上轮流抗争,经济无法改善,两岸难有出路。如果民调持续坠底,大陆也不愿释出更大善意,在“独”派频频逼宫下,蔡英文会不会走上陈水扁的老路?
事实上,从蔡当局以“改革”和“正义”为名逾法扩权的诸多举措,到“司法院正副院长”提名反覆,皆可看到其身后特定团体的影武者身姿;而延宕的两岸人事终告底定及台湾“入联”的运动再起,也显示“独”派的试探、施压或双簧演出未曾停止。然而,蔡英文“沟通、倾听、解决”的务实性格,和陈水扁“冲突、妥协、进步”的莽撞作风,毕竟有别。陈水扁冲撞之痛记忆犹存,客观环境是否随蔡及“独”派主观意志而移转,恐怕才是最大的挑战。
遭逢民调雪崩威胁的柯文哲,藉着双城论坛攀上两岸关系舞台,随即又主动拆除“大巨蛋”体育馆解约引信,企图挽救颓危的声望。反观民调从高峰跌至死亡交叉边缘的蔡英文,在踌躇瞻顾之间,陈水扁的阴影威胁也越来越大。其实,要打开两岸出路,蔡英文不必取法柯文哲或陈水扁,但她绝对必须有比两人更清明的心智。
、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