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上任刚满一个月,不论在内政外交或两岸皆面临焦头烂额、乱无章法的执政困境,面对多项“发夹弯”政策的嘲讽,相信她现在已有悔不当初之憾,不该夸口空谈。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5日发表评论说,表面看似风平浪静的两岸关系,暗地里其实暗潮汹涌,民众其实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苦闷。
台海两岸方面,马英九当局设立的两岸官方热线至今仍未接通,海峡两会的接触成台湾开向大陆的单行道,许多民间交流也遭受波及而中断,更不用说深受其害的观光旅游业。
一方面,大陆仍等待蔡英文完成“考卷”,不过逐渐失去耐性;另一方面,民进党表面淡定、私下却焦虑不已,不知对岸何时会有大动作或以何种方式掀起波澜。民进党内部的种种不安迹象,从蔡英文至今仍未能指派海基会董事长的僵局即可看出。连当局“白手套”机构的领导阶层都未定案,何来的“维系两岸沟通管道”之说?
蔡英文在选前及当选后,不断重申“以中华民国宪法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并夸口“我做得到”。然而,民众看到的是稀稀落落的两岸政策,连选前信誓旦旦、将列为执政后优先法案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都束之高阁,根本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见光明。
更可笑、但被民众忽略的就是“行政院长”林全的矛盾立场,他近日竟然向“立法院”表示,“我们(民进党当局)没有不要服贸、货贸,而是要循一定程序,等到‘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通过后,这部分还是会继续启动。”
难道林全这么健忘?难道他不知道,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及两岸货品贸易协议正是民进党得以操弄民粹、蔡英文得以掌握政权、及国民党接连两次在大选吃闷亏的主因?明明是民进党一再污蔑服贸及货贸是国民党“亲中卖台”的铁证,其内容仍未改变,怎么民进党上台了就不是?海基会与海协会在2013年6月签署两岸服贸协议,至今仍躺在“立法院”等待实质审查。两岸的货贸协商因2014年反服贸协议的太阳花学运而搁置。
蔡英文不愿对“九二共识”或两岸定位做更进一步的阐述之前,不论她最后找哪位德高望重的人出任海基会董事长,都无济于事。反之,如果蔡英文的两岸定未能符合“中华民国宪法”,则无论谁领导海基会,两岸沟通机制必然能恢复。因此,其实许多绿营人士早觊觎海基会的高位,既能建立自己横跨两岸的人脉、又能坐领高薪无所事事,反正他们又不是最后拍版的负责人。
从蔡英文就任台当局领导人以来,左支右绌的两岸政策步调早被看破手脚。先是说以“中华台北”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年会“不是矮化”,接着又向大陆台商温情喊话,保证做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最后向美方访客将“致力于建立两岸间的良性对话与沟通管道,并透过双方的努力,维持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正向发展。”
一个连两岸白手套机构的人事布局都乔不定的台当局,还敢耻言“建立两岸良性对话与沟通管道”?若不是夜郎自大的心态,就是根本搞不清楚两岸僵局对台湾深远影响的严重性。
蔡英文当局为了摆脱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箝制,有计划地推动“新南向政策”,意欲拓展东南亚及印度市场来取代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倚赖。理论上这是正确的目标,毕竟扩大出口市场是提升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手段,而若能协助台商拓展东协市场,将对台湾的低迷经济,注入强心针。
然而,国际现实往往与理想不相符。这可从比较陈水扁及马英九的两岸及“外交”具体成果清楚看出,蔡英文应审慎面对个中奥妙。
既然得利于马英九两岸及“外交”政绩,蔡英文当局真的不该“得了便宜还卖乖”。应重新思考如何回应两岸新局,不该把台湾及民众的未来当作民进党的赌注。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