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7日社论说:台湾岛内绿营执政县市“地方包围中央”的形势已成,民进党也急着提早展开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时程。然而,在民进党走向执政最后一哩的路上,经过柯文哲旋风的冲击,地方县市的“羊群效应”将如何发酵,仍有待观察。
“九合一”选后,民进党县市成立“联合治理平台”,蔡英文更把绿营13县市绑在一起,希望发挥集体攻势,大有2016势在必得的决心。然而,这种集体包围中央的格局能否发挥加乘效用,还要看各县市之间的互动是否顺利而定。管理学上所谓的“羊群效应”理论,是指散乱的羊群中只要有一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常常也会不假思索地跟着跑,不管前面是草地还是断崖。从正面看,这种一呼百应的集体行动,可以帮羊群保持警觉、共同御敌或觅食;从负面看,则可能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而失去独立的判断。
对民进党而言,区域联合治理可能引发的“羊群效应”,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变数:这群羊盯着看的“领头羊”,并不是民进党老将陈菊或赖清德,而是民进党圈养区外的另一头“黑羊”──柯文哲。柯文哲打着超越蓝绿的招牌,以个人风格形塑自己的口碑;然而,这种特立独行的作风适不适合标榜纪律与团体的民进党,会不会造成民进党内的自伤,在在有待检验。
柯文哲上台后大展“拆除法”,左手清查前任建案,右手推翻既有计划,说话不打草稿;眼见媒体对此埋单,绿营县市竞相效法。于是,各县市拆违建、拆BRT、停建台湾塔、否决BOT,跟风四起;甚至有首长在火灾现场以脸书“报导”消防攻坚,把柯文哲的即时治理手法学到极致。但两个月来,柯文哲的光环掩盖了所有绿营县市长的光芒,跟进的其他首长却因为未见创新作法,却只落得“东施效颦”之讥。
以目前看,绿营的区域联合治理有得有失。在得的方面,例如在对抗禽流感疫情中的练兵,蔡英文一方面对马当局施压,一方面透过县市联合治理平台彼此合作,包括由高雄和台南主动支持屏东进行消毒。甚至,在云林疫情失控、死禽任意弃置之际,民进党却利用新闻操作,塑造出台当局协助迟缓、地方驰援神速的强烈对比。尤其,在“谁送了防护衣”一事上,虽然刻意误导了民众,却成功夹击了“农委会”及“环保署”。这点,民进党的“羊群效应”是得分的。
但从另一方面看,外界也看到羊只别苗头、抢锋头、争当领头羊的现象。例如,林佳龙一路跟进柯氏作风,先是痛批BRT,接着召开公民会议,复宣布停建台湾塔,更以“中台湾共主”之姿在“行政院会”为彰投提案,颇有与北、高一别苗头之姿。台南赖清德更是一马当先,拒绝列席台南议会、推动开放政府,并直接拉高声调向朱立伦呛声,甚至捞过界责备明星代言酒品广告不当。除了要创造“北柯南赖”印象,外界解读,赖清德更大的企图还在2016大位,与蔡英文争锋。从这点看,羊群效应未必是得分。
再看绿营县市长在民进党两岸布局中的可能角色。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决议,在各执政县市成立“两岸小组”,并透过联合治理平台分享经验、分配资源。这显示,民进党企图藉城市交流,绕过“九二共识”的栅栏,扩大其两岸政策布局纵深,并通过联合治理机制防止内部过度竞争,而遭大陆“统战”或各个击破。换言之,蔡英文希冀藉由地方搭桥,以强渡两岸关山。但这条城市交流路径能走多远,颇有疑问。尤其,柯文哲的“一五共识”或“两国一制”,皆是信口开河;若民进党首长奉为圭臬群起效尤,那就可能演成群羊跳崖的下场。
羊只越多,养起来越不容易,要每一只都乖乖听话、方向齐一,是件难事。更怕的是,羊群跟着捣蛋分子起舞,却不听从牧羊人指挥,就更麻烦。面对2016,民进党要如何以地方执政成绩为保证,夺下台当局政权,首须避免“羊群效应”冲向悬崖,这也考验着蔡英文的领导和整合能力。蔡英文详列民进党今年重要任务,却独漏两岸路线转型工程,摆了空城只想借东风,须小心把最后一哩路走成间关千里道。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