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民进党内精英大力主张,柯不要入党才会赢,反对柯披绿袍参选。香港中评社今日发表社评指出,这实极其诡谲,披绿袍不会赢的“柯文哲现象”,在两岸关系快速翻转的当下,会不会成为民进党的常态?
社评摘编如下:
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民进党内有5人角逐提名,党中央却认为无党籍、正绿医师柯文哲才有胜算。许多党内精英大力主张,柯不要入党才会赢,反对柯披绿袍参选。这实极其诡谲,披绿袍不会赢的“柯文哲现象”,在两岸关系快速翻转的当下,会不会成为民进党的常态?
台湾政治版图北蓝南绿,民进党在南台湾执政县市人口,远远比不上北中东部加上离岛等蓝军优势区。绿营人认为台北市是民进党艰困选区,披绿袍不会赢;绿艰困选区何止台北市,最大的艰困选区就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两岸政策文风不动的民进党挑战大位难度愈来愈高。当绿营菁英主张柯文哲勿披绿袍参选,这实为值得绿营人士放大省思的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民进党2012推蔡英文参选的背景。2008年陈水扁涉贪,灰头土脸下台,“绿天王”谢长廷与苏贞昌搭档参选惨败,邱义仁等绿要角便游说曾在扁朝担任要职的蔡英文加入民进党。当时被认为是“非典型政治人物”的蔡英文,入党没多久,就被推上党主席大位,进而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出战2012。但尽管她人气红不让,最后还是输了。她败选时坦承,两岸政策是最后一哩路。
柯文哲和入党前的蔡英文,有很多类似特质,第一,都是社会精英;第二,民间声望都很高;第三,均非传统政治人物。2008年选后,绿营也是认为民进党缺乏新面孔,须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代表人物,邱义仁等才多顾茅庐把蔡英文请出来,将蔡捧在手掌心。不过,当时绿营的思维和现在与柯文哲合作的最大差异在于,那时绿营是要把蔡英文拉进民进党,现在反而是要把柯文哲推出民进党。
换言之,民进党对于打重要选战,前后出现了三阶段思维。第一是,传统民进党人参选。从“美丽岛世代”到“律师世代”,绿天王搭挡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即属这一阶段;第二是,找非典型政治人物入党参选。蔡英文是代表人物;第三是,与无党籍绿营人士合作参选。民进党这次一旦确立台北市长不提名,支持无党籍的柯文哲,乃至其他艰困选区也采取此模式,即跨进了第三阶段。
这次民进党有5人在争取台北市长提名,包括吕秀莲在内多人痛批党中央是“失败主义”,不提名党员,却要跑去跟无意入党的柯文哲合作,吵吵闹闹,让党中央一个头二个大。苏贞昌上周找5人来协调,吕秀莲坐半小时掉头就走,也没谈出所以然来。不过,党中央也有难言之隐,根据其内部评估,若提这5人的任何一人,胜选机会都不如柯文哲。
我们关心的“柯文哲现象”是指,如果民进党人未来也主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披绿袍不会赢,应让绿营人士挂无党籍参选,这又是什么光景?我们不认为这是玩笑话。从蔡英文到柯文哲,我们看到这样的阶段性发展与可能性。民进党如果没办法拥抱主流民意,找出能让多数选民接受的两岸政策,突破“最后一哩路”,要赢得大位是很难的,未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也不是不可能走上“柯文哲模式”。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是台湾最重要选战,台北市长选举是拼台湾首善之区政权,如果这类大型选举,民进党都没办法光明正大高举绿旗参选,这个党还有什么存在价值?还配称台湾最大在野党?柯文哲还没有最后决定是否入党参选,若决定不入党,外界都在看民进党年底要如何打这场史上最诡异的选举。明明所有人都知道“正绿”的柯文哲是代表民进党,党中央却又躲在墙角不敢现身。
对于目前两岸大交流的现状,民进党却有另一类声音认为,“民进党不须要改变,民共不须平台。”这种纠缠难解的情绪会让民进党处理两岸政策愈来愈困难,“柯文哲现象”成为民进党的困境。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