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台媒:别用小猪对抗 请民进党端出牛肉

2012年01月11日 09:2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日,民进党用数万小猪打起“凯旋门”,不断以“三只小猪”缔造旋风。台湾《中国时报》10日发表社论指出,“执政者”必须要端出牛肉,如果连牛肉都没有,却还跟他们分析半天刀法如何、要怎么烹调,这不是枉然吗?蔡英文说要许台湾民众一个更好的未来,这些都有赖于经济实力提升才办得到。台湾的未来若依靠“扑满式”的小格局思维,就实在太不切实际了。

  社论摘编如下:

  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蔡英文与苏嘉全位于新北市板桥区的竞选总部,门口用数万小猪搭起了一座“凯旋门”,说是要见证台湾民主的力量。在距离投票日不到一个礼拜的倒数关键时刻,民进党正不断以“三只小猪”缔造的旋风,企图为“英嘉配”加分。然而凭借童稚的寓言去捕捉选民的感性并不难,但当进一步追问这个寓言背后,所代表是什么政策走向,就什么都问不到了。  

  两岸政策、经济理念一直无法让人放心的“英嘉配”,以追求公义台湾为号召,强调“英嘉配”是以小百老姓的利益为依归。绿营更不断叙述“三只小猪”背后,有着多少动人的故事。简单的说,“英嘉配”的诉求重点是“分配”,强调不论台湾经济大饼是不是变大了,公平分配才是最重要的。配合“三只小猪”所营造的形象,“英嘉配”俨然成了“艰苦人”的代言人。  

  豪门蔡英文与豪宅苏嘉全是否适合为社会里资源较为不足的这群人发声?确实耐人寻味,如果深入理解一下“宇昌案”的来龙去脉,或是重新回顾一下当初农舍违建所引发的争议,或许就能体会,“三只小猪”诉求所营造的氛围,务虚的感性,其实远远多过务实的理性。  

  “三只小猪”的选战策略背后,是以一个假设做为前提:即社会有一群人,不论整个经济的大饼增加多少,他们都难以分到一杯羹,所以他们并不在意饼有没有做大,而是在意新上任的领导人能不能调整资源,分配给他们更多一点。台湾社会有没有这样的一群人?肯定有,任何社会都有。  

  毕竟,愈是社会阶层不易流动的艰苦人,愈会寄望于一个可以闻声救苦、改变分配逻辑的权力者,因为他们比较难靠自己的努力改变或者提高生活。这正是“英嘉配”最喜欢叙述的“小猪故事”的主要族群。但是要给这群人妥善的照顾,主要的着力点在于建立周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是让整个社会都停下来,等分配好了再上路。要有充裕的社会福利,单单靠“执政者”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是不够的,蔡英文自己不也曾明白表示,没有“十八趴”之后,她就没办法捐钱做公益了?足见她也了解,要做好人好事,不只要有良心,也需要有能力。个人是如此,社会集体又何独不然?  

  好听的故事或许可以让人感动,美好的愿景或许可以靠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更多人对未来领导人的政见恐怕还会有更务实的关切,不但想知道愿景,也想知道方法,因为这群人的命运不完全是建立在“执政者关爱的眼神”上,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实力也大有关系。  

  没有人会反对,“执政者”必须要端出牛肉,因为牛肉是大是小、肉质是好是坏,关系到他们生活的可能景况。如果连牛肉都没有,却还跟他们分析半天刀法如何、要怎么烹调,这不是枉然吗?望梅或可止渴,画饼岂能充饥!更不要说,“英嘉配”对“方法论”其实也谈得不多,他们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对抗”。  

  蔡英文说要许台湾民众一个更好的未来:“上班族不必再担心无薪假,父母不必再担心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些都有赖于台湾经济实力的提升才办得到。“英嘉配”可以用“三只小猪”募款,台湾的未来若依靠“扑满式”的小格局思维,就实在太不切实际了。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