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缭绕的山峦,潺潺不息的溪流,一夜殷红的枫树。2011年台湾导演魏德圣拍摄的抗日史诗片《赛德克·巴莱》,让雾社这个美丽的名字走入人们的视线,也让我们认识了智勇双全的台湾少数民族抗日英雄莫那鲁道。
雾社在哪里?雾社在台湾岛的中心位置,如今是南投县仁爱乡乡政府所在地。雾社是一处山岭,海拔1148米,前后是深峻的溪谷,远近是起伏的山峦。这里气候湿润,山中常起云雾,故有雾社之名。这里也是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人等的世居之地。
从南投县的埔里小镇,沿着14号省道顺山势而上,一路上茂林修竹,山花烂漫。忽然山路陡然而收,危岩对峙,峡谷深邃,原来是到了有雾社门户之称的“人止关”。“人止关”海拔800米左右,从前这里设有一道隘口,是所谓的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分界,所谓“人止”,其实也是“汉人止步”的意思。过了“人止关”之后,山路陡急直上,几个折冲之后,雾社就到了眼前。
马路穿镇而过,屋舍高低错落。与其它名胜之地相比,雾社少了市声喧嚣,多了宁静安稳。
到雾社的第一站当然是去凭吊始建于1953年的雾社事件纪念公园,它就在马路的一侧,依山而建。入口处是一座白色三门石牌坊,名为“褒义坊”,额书“碧血英风”,乃陈诚题写。坊柱刻对联两副,其一为:抗暴歼仇九百人壮烈捐生长埋碧血;褒忠愍难亿万世英灵如在永励黄魂。其二为:百战忠魂,千秋恨事;一朝义愤,万古馨香。入得园来,四围静谧,绿荫蔽日,格外肃穆。甬道正中,矗立着英武的莫那鲁道塑像。拾级而上,是“雾社山胞抗日起义纪念碑”。纪念碑后面,是一坟茔,那就是莫那鲁道的埋骨之处。纪念公园四周还有雾社少数民族同胞抗日群像。
为了反抗日本殖民者的奴役,1930年10月27日,雾社地区的马赫坡社头人莫那鲁道联合了其他几个社的少数民族同胞发动起义,他们袭击日本警察所,夺取枪械弹药,杀死日本人134名。之后更在日军反扑时展开游击战,予敌重击。但在侵略者大炮、毒气弹等强攻下,起义民众大多牺牲。莫那鲁道英勇不屈,在山洞饮弹自尽,1934年其遗骸在山洞中被发现,下半身是人骨,上半身是木乃伊。日军却曝晒其尸骨,后又将其遗骸运到台北帝国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大学当作研究标本。台湾光复后,台大教授周颜义不忍一代英雄被当成标本,去函当时的南投县长刘裕猷,才让莫那鲁道的遗骨在1973年归葬故乡雾社。2001年,台湾“中央银行”在20元面值的新台币硬币上铸莫那鲁道肖像以资纪念。
凭吊完纪念公园,如果还想继续在历史中穿行,可以造访当年雾社事件发难地——雾社公学校遗址,及庐山温泉后山的马赫坡古战场遗址。如果还想探访当年的雾社起义部落后人,你可以到清流部落,不过这要花一点时间。雾社起义之后,日本殖民者将仅存的赛德克人整体迁移到了三面环水的川中岛,严加监管。清流部落住居在北港溪和眉原溪合抱的台地上,环境清幽,现有人口500余人,居民以务农为主,不过年轻人大多下山去找工作了。部落的最上方盖有“余生纪念馆”,陈列雾社事件相关文物资料,社区每年都会举办雾社事件追思纪念活动。
雾社因为抗日的英勇事迹闻名,其实它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在雾社小镇徜徉,不时有湖光水色穿透林隙,吸引着人们的眼光。原来,雾社旁边就是知名的碧湖,它集浊水溪上游的高山流水而成,湖面宽阔如镜,湖畔林木苍郁,交织成一幅水碧山青的美景。碧湖从早到晚,风景殊异,时而波光云影,时而烟霞缥缈,晚上在湖畔的青草露营,可观满天星语,聆天籁虫鸣。
雾社位处要冲、形势卓绝,是出入奥万大、庐山、清境、合欢山等风景区,及横越台湾中央山脉的交通要道。雾社东南的奥万大风景区是岛内最著名的红叶风景区,现已规划为森林游乐区。每届秋冬时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殷红的枫叶如秋诗篇篇,引人心醉。(记者 吴亚明)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