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湾高校上得去下不来

2014年06月03日 08:09: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台湾部分大学校徽

台湾部分大学校徽,有的鼎鼎有名,有的比较陌生。

  20年前,台湾开始教育改革,措施之一是“广设大学”,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上大学,对台湾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也衍生不少问题和后遗症,有私立大学把学生当“摇钱树”、学用严重脱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日益下降。为应对高等教育危机,台“教育部”近期推出高校“退场机制”,有的向下改制,但升格容易降格难,变得骑虎难下。

  仓促升格——大学从23所增至120所

  据统计,台湾的大专院校从1994年的130所,增加到目前的162所。其中大学从1994年的23所,增加至如今的120所。大学的录取率,从过去的不到30%,陡增至如今的90%以上。1999年台湾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万人,2005年飙升至20万人,近几年每年约为23万人。

  广设大学一阵风下,很多教育机构不具升格条件,就仓促从大专变成学院,从学院变成大学。其中,1999年至2000年,台湾60所左右的专科学校,全部升格成为学院。教改甚至沦落为政治人物骗取选票的工具。如陈水扁在2000年参选时,开出“一县一大学”的支票,他当选后,为了兑现支票,宜兰技术学院、联合技术学院、台东师范学院、台南师范学院纷纷改制为宜兰大学、联合大学、台东大学及台南大学。大学数量浮滥,造成生源质量高低不一,以至于2008年,创下有学生7.69分考上大学的“神话”。

  “广设大学”衍生的问题,一是大学高中化,研究生大学化,人才素质渐趋低落。二是学用落差日渐增大,用人机构严重缺人,大学生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大学之间质量的落差也很大。多年来台湾出生率低,招不到学生的高校,开始出现倒闭危机,有的拖欠工资,勉强支撑,高等教育危机日益浮现。

  退场机制——计划整并近10所高校

  经过谨慎评估,当局终于祭出大学“退场机制”。台“教育部长”蒋伟宁表示,目前全台共有162所大专院校,整并退场后,预计保留153所。

  今年1月,台“教育部”宣布,未来私立大专院校辅导将分为“限期辅导改善”、“学校停办”、“土地处理”、“学校法人转型(合并、改办或解散)”4阶段,一旦启动机制,若持续无法改善,经营不善的私校可能在7个月至1年内“退场”。

  台“教育部”技职司长李彦仪解释说,私立大专院校如果学生数未达3000人、连续2年注册率未达60%;技专校务评鉴4等、大学校务评鉴2/3以上项目未通过,或系所评鉴2/3以上系所未通过;积欠教职员工薪资累计3个月以上;违反教育法规,将由“教育部”项目辅导,视情况给予1至3个月的改善时间。

  今年3月,屏东县的高凤数字内容学院因负债逾3亿元新台币,校方宣布停办,教育当局协助其师生转往其他院校,成为去年推出私立大学退场机制后,首所停办的“实用性科技大学”。接着,同处屏东县的永达技术学院,亦因为面临财务困难及拖欠教职员薪金,被台“教育部”勒令今年全面停止招生,如果明年改善未如理想,将予以停办。

  而在公立学校方面,将采取大小合并的措施,首批合并6所学校:成功大学与台南艺术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与新竹教育大学、屏东教育大学与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合并。目前,屏东教大与屏商的整并进度最快,计划8月正式整并,并以“屏东大学”新名字招生。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