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媒省思日本3·11地震一周年

2012年03月12日 10:5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去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发生强震、海啸、核灾酿成的复合式灾难,时至今日已过去一年。台湾《联合报》11日发表社论指出,日本这一年来针对这场复合式灾难痛定思痛的防救灾努力,是全球的珍贵教材。 

  社论摘编如下:

  日本东北大地震届满1年。强震、海啸、核灾酿成的复合式灾难,造成1万5千8百余人丧生,迄今还有近3千3百人失踪。日本这一年来针对这场复合式灾难痛定思痛的防救灾努力,是全球的珍贵教材。 

  “一个都不能少”,1995年阪神大地震寻找失踪人口延续10年才喊停,东北巨震至今更没停过;灾后重建预算达6.7兆日元的巨大工程至今执行刚过半,但这只是有形、硬体的复原;其他如自杀、不安全感、治安、迁村、就业、社会崩损等的无形重建,难度更高,规模更大。复合式灾难一波波涌现的种种问题如何应对,堪称人类史上前所未见。 

  受到这么无情的摧残,日本民众在灾后第一时间给全世界的印象,是守礼、有秩序、默默承受上天给予的一切;但这个刻板印象,不尽符合人性,也不是全部,且太过压抑日本受灾民众;亲人死亡、工作丢了、一无所有、被迫离乡背井……这是多大且超出礼教束缚的折磨,日本太多受灾民众濒临崩溃。于是,第一个现象,是自杀率激增。 

  今年1月中日本警察厅发表2011年的日本自杀统计,是发达国家之冠;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5月、东北大震的第3个月,自杀率明显飙高,较月平均值高出两成;尤其是仙台、宫城等重灾区。政府宣布疑遭辐射污染的农产品一律不准采收上市后,酪农、菜农觉得自己的社会角色不再,平均每15分钟即有一起自杀事件发生。 

  巨灾必然影响社会常轨运行。丢掉了工作,少了生活所需资源的挹注,只有借贷一途。灾后黑社会主导放高利贷的横行,更是榨干已毫无汁髓的家庭,一家之主还不起钱,自杀是日本传统认可的表达歉意、等同还债途径,这让自杀之风尤难戢止。 

  更普遍的现象是不安全感。福岛核泄漏可能影响的区域,虽然当局一再保证食物安全无虞,但迄今民间不止拒绝灾区农产,甚至许多非灾区家庭也只敢给小孩吃1年前、3·11之前购买的罐头,或可长期冷藏的食物;这种埋藏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绝不是数兆重建经费可以疗愈的。 

  迁村是另个难题。不要说政府拟迁走福岛核电厂周边250公里半径区域超过3千万的居民,规模太过浩大,不知如何启动,仅是仙台周边荒滨等几个海边核电厂旁小村落的迁村,也遭到强烈抗拒。民众认为离开家园就失了根,失了生存所依;抗拒之余,甚至求助有抗拒迁村经验的台湾。 

  即便是重建大小事繁乱如麻,但日本仍交出防灾精进亮眼的成绩。地震预警方面,日本有世界最先进的机制,3·11因而为东京争取到震波袭来前60秒的应变空间,使得东京都超过3千万的民众因为紧急避难得宜,使死亡人数降至个位数;此外,加入智能型手机为讯息传递工具,地震发生当时,民众从智能型手机可得知附近的指定避难地点。这一根据智能型手机触控荧幕不离眼的新生活形态所做的地震预警方式,至今做过多次演练,证实有很高的防震灾效果。 

  海啸警报方面,日本原有根据震度8级以上地震的海啸高度预警模式,但3·11主震持续超过5分钟,影响了对海啸浪头高度的预测,以致民众完全未接收到海啸警报该往高处逃的讯息。日本气象厅正努力研拟一套新的单独海啸警报发布机制。 

  防杜核灾方面也有很大的警醒,关键是核安机构监督机制重整。过去日本的核能与工业安全局、核安委员会,与贸易工业部走得很近,且相互呼应,3·11后这些监督单位都重新检讨其职责与分际,彻底切割经济利益与核能安全,虽然面临去年首次因电力不足出现30余年来首次的贸易赤字,但确保人民的身家性命安全必须居于首位。 

  台湾与日本同在太平洋火环带,是地震的超高风险区;日本3·11后一些痛定思痛的举措,对照台湾现在的防灾准备,我们应补强之处仍多到不可胜数,岂可不戒慎恐惧,引为殷鉴?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