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分析岛内人口结构“老化、孤独化”的趋势。社论指出,未来人口老化孤独化趋势在所难免,年长者的照护问题应引起关注,让每个人都能幸福地终老,是我们今天的责任,也是我们未来的命运。
社论摘编如下:
套一句电视剧的台词,台湾人口结构“老化、孤独化”的趋势,已经是“回不去了”。其影响之深远,将改变未来的社会型态与人际互动,现行政策显然还没跟上新的变化,必须及早思考并规划因应策略。
这些年来,传统上认为是人人应有的人生模式:结婚、生育、忠于婚姻、家人照顾长者等等,都纷纷崩解,婚姻不再巩固,不婚、婚而不育、婚了又离的人数不断飙升,不肯进入婚姻或者不肯乖乖待在婚姻里的人愈来愈多。
依照这样的发展,随着传统家庭功能的弱化,未来社会上孤独老人的数量将日益增加,不只在健保与年金的资源上,会对年轻世代造成沉重负担,影响政府财政结构,许多孤独老人的生活与医疗照护问题,恐怕更会是一场集体噩梦。
台当局行政主管部门“主计处”公布2011年台湾地区人口普查结果,台湾常住人口首度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率是99.6比100。这是外配移入与常住岛外如台商等多为男性的缘故。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男女对性别角色的观念出现差距下,加上大陆市场对男性的吸引力,台湾男女婚配市场呈现差距,台湾因此有相当数量的“剩女”,但其中不少是宁可享受经济独立的自在生活,也不愿进入对女性有诸多要求的传统婚姻。
此外,10年为计算基期,台湾人口成长率只有0.4%,创下历年新低纪录。14岁以下幼年人口数则降至358.3万人,10年减少超过108万人;老年人口增加逾55万人,累计人口数达244.5万人。台湾虽然不是全球最老的地区,却已经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近十年来社会变迁剧烈,不婚、离婚及单亲家庭纷纷暴增。去年底台湾地区离婚或分居人口数高达105万4千人,短短10年仳离者增加近55万人,成长速度超过一倍,涨幅令人心惊。单亲家庭10年内增加18.8万户,至去年底已达56.2万户,增幅逾5成。
其实,婚姻制度及其价值出现崩解,是全球普遍的趋势。英国非婚生子女比率甚至已超过婚生子女,单身、同居家户多过于传统家庭。向来重视婚姻家族联系的亚洲地区,同样也看到了传统婚姻与家庭模式在时代浪潮冲刷下的侵蚀与改变。这种改变,是生活型态、个人价值观、家庭观念与社会风气变化的结果,传统家庭模式已不能完全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因此趋势很难逆转,我们不能再以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了的东西来预想未来的社会样貌,既然“回不去了”,就必须往前思考。
一个迅速老化的社会,除了财政上会面临挑战、可能失去成长动力与消费力,年长者的照护更是一大头痛问题。上述人口普查结果也显示,目前台湾地区需长期照护的人数共47万5千人,过去10年来,增加了13万7千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高达6.5成,但他们与子女同住的比率只有一半。将来这个数字只会增不会减,加上民众平均寿命延长,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照护需求。
如果经济基础不足,又缺乏照护支援,老来未必享福,“孤独老”的状况更值得注意。尤其男女性的收入仍有一段差距,许多女性的收入不如男性,在职场上的升迁机会也较少,以致于即使有退休金,也相对较为微薄,年轻时单身也许轻松自在,老年时是否能完全自给自足,风险很大。
对于未来人口老化与孤独化的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现行政策还没有予以正视。除了之前提出的“以房养老”政策,当局还没有思考过如何因应一个有大量孤独老人的社会。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房子,而且即使能用房子贷得养老金,老人的生活照护仍然需要人力。目前社福人员尚且不足,如何应付未来更加庞大的需求?
这不是一个可以有简单解答的问题,要因应一个老化社会的需求,是一项极巨大的工程,我们必须及早思考,从安养、住居、医疗到如何善用银发族的职能、维系社会功能等方面着眼,规划出完整的配套政策。让每个人都能幸福地终老,是我们今天的责任,也是我们未来的命运。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