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刊载社论说,讨论经济和产业发展理应不该有太大的立场分歧,但搬到两岸这个特殊情境下,所有的讨论都可能因为政治而失去理性讨论的空间。两岸经贸交流,从十年前的戒急用忍,到尔后的“有效开放,积极管理”等,都是最典型财经专业被政治打败的例子,更严重的是它让当局决策因此失能,台湾经济亦因此陷入空洞化危机。这是本报昨日“台商西进”专题中所透露的最大警讯。
曾经在扁当局担任“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的林信义就多次直言,当局根本不必怕开放;但他也从不讳言,他既不赞成“戒急用忍”,也不赞成“大胆西进”。其实多数人和林信义所持想法类似,最重要的是在这两个极端间,总该有足够的空间推动有效的政策吧?很遗憾,这十年来,环绕在戒急用忍与大胆西进间的各种议题,始终在原地打转。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局对上市公司投资大陆百分之四十的上限,从政党轮替之初的“经发会”,到政党轮替中期的“经续会”,反反覆覆被专家学者和业者拿出来讨论,这么一个简单的投资上限门坎,竟真能讨论七年多而未决。当年,曾大声疾呼当局放宽这个上限,以利台商回台上市的业者,没人再吭气了,不是他们终于体会到当局议而不决的“苦心”,因为他们根本放弃在台上市的努力了,不是赴新加坡,就是在香港挂牌,估计今年底在港挂牌家数将达到六十家。
社论指出,不要小看因此对台湾造成的伤害。最显而易见的,台商不回台挂牌,让原本有可能成为台商集资或运筹中心的台湾,因此失去机会;还记得政党轮替前当局曾经有过的美好愿景——亚太金融中心吗?不论是亚太营运中心或亚太金融中心,如今都已成为过眼烟云,而香港却已经蜕变成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了;台湾则陷在一次金改、二次金改造成的各种后遗症中无法自拔。
此外,根据证交所的资料,上市柜公司投资中国大陆汇回的金额,截至今年第一季累计只有二百七十多亿美元,只占了汇出金额的百分之四;这还是保守的估计,根据财经学者、“立委”刘忆如的估算,近年资金转第三地的比例激增,只是为了要突破投资中国的限制,这些资金流向不明,或完全被隐藏。简单讲,当局的封闭政策,加速了资金外移,而且,外移资金很大部分成为当局管理的“黑数”,让当局陷入“愈是管理无效,就愈恐惧开放”的恶性循环。
社论说,两岸经贸交流政策空转,台商的投资却没有空转,在这十年中,放眼全球布局者,无不利用中国大陆经济跃升的关键时刻,一路拼搏转型,从珠三角、长三角、渤海经济特区、甚至大西部都有台商的身影,一碗泡面可以成为第一,一个保特瓶盖也可以成为第一。西征北扩的艰辛,无庸置疑,他们没有当局的支撑为后盾,甚至连当年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台湾经验”也早已褪色,曾经是宝的台商,如今得和外资竞争、和国企竞争,当然,还要和自己人竞争。
他们在突破封锁,西进打拼时,当局无能扮演什么角色;他们投资受挫时,当局同样没有角色。比投资大陆百分之四十上限讨论得更早,两岸到底有没有可能签署投资保护协订?绝大多数人都清楚地看到,脑袋里只有选举利害的政治领袖,不会也不可能为他们做这一件事。
社论最后表示,当局的角色不再被民意期待,正是最大的危机。多少闯荡中国内地,扬名立万的台商,还愿意守着台湾、守着自己的家,把台湾设定为企业的营运总部,每周在两岸间来来回回。他们对当局不再抱怨,只是低低地叹口气,“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直航啊?回家的路太辛苦了。”这不又是一个讨论多年却始终没有结果的问题吗?当局把“爱台湾”当成神主牌的同时,不要忘了,这群布局全球、放眼世界的台商,其实可以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能,硬把他们往外推,伤害的只是台湾。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