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媒:称“恐中”为经济“台独”太沉重

2014年08月27日 15:2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旺报》27日发表一位淡江大学教授的评论文章说,最近有香港中评社评论有“经济台独”一词。评论者认为,民进党以极端的“台独”意识型态以及利用“恐中’、“反中”的民粹运动来审视两岸经贸关系,阻挠《两岸服贸协议》及自由经济示范区立法通过,完全非以民生、民利的观点出发。

  论者又谓,民进党以政治上蓝绿对决的心态来对待国民党及马当局的两岸经贸决策,不惜扣上“卖台”帽子、不断向支持者灌输大陆是洪水猛兽的观念,将有益台湾民众利益的两岸经贸互动污名化,凡此种种,就是一种“经济台独”思维。笔者以为,“经济台独”严格来说,就是经济自锁,若将“恐中”、“反中”的概念来定义为“经济台独”似乎太沉重。

  文章摘编如下:

  不可否认,“台独党纲”就是政治上的“台独”,此乃民进党于1991年第五届党员大会所通过的条文,也被称为民进党的“神主牌”。但政治“台独”似乎是一条崎岖的道路,更何况“经济台独”?

  就两岸经贸关系而论,有论者质疑,到底台湾经济是大陆化或国际化?“经济大陆化”意涵台湾经济不仅重度依赖大陆,甚至有过度倾斜之虞。这种论调应是基于两岸长期以来的经济关系,由浅水区逐渐步深水区所引发的联想。因为,大陆早已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对象。

  文章说,由数据看来,有二种意涵:一、经济“台独”是不存在的,而且众多的台商中蓝绿都有,政治的“台独”并不等于经济的“台独”;二、“经济大陆化”言过其实,若以国际的产业分工理论检视,“经济国际化”倒是合情合理。台湾对中国大陆其实是一种供应链关系,台湾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与中国的关系亦是如此;以往的供应链模式是日本销售零组件、再来台湾组装,然后销往欧美各国;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供应链模式有所改变,即日本销售零组件,到台湾制成半成品,再往大陆组装后销往欧美。韩国与日本,中国的三角贸易关系亦然。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自由化的潮流中,世界各国都以极快的速度签署FTA,其中以韩国最为明显,台湾亦无法置身事外。

  据估计,2050年,亚洲的GDP产值及人口都将超越全球的一半,中国也是全世界重要的经济引擎及消费市场。不只台湾,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争相抢食这块大饼;以两岸的同一文化、语言背景来看,台湾与大陆深化经贸关系,应具有天时、地利之便;也就是说,台湾若能藉由两岸ECFA的后续谈判,完成服贸、货贸的签署,也比较有条件参与区域整合的谈判。

  台湾是海岛,对外端赖贸易,经济自锁无异步入悬崖,绝对是一条行不通的路;而一味地“恐中”、“反中”也过于民粹,唯有走出去,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才能避免边缘化。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