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一位资深媒体人的感触评论说,7月31日高雄市惊天一爆,绝对会影响高雄市发展的走向,但有关重建蓝图、民意所好、官民朝野的沟通都还未登场,高雄气爆事件新闻已从新闻版面消失。这不怨媒体主管,要怪记者没能端出够深度、水平、鞭辟入里的素材。
虽说“气爆案”搏版面的实力应够雄厚,但媒体选择议题呈现的前提是“新”、“惊悚”,要能刺激读者视神经,才能拉高收视率、阅报率。于是,气爆案很快被房祖名、柯震东北京吸毒案挤开;接着,莫名其妙的“冰桶风暴”来袭,从要闻版到财经、星闻、地方,版版都不止一桶冰水,气爆案偃旗息鼓,黯然退场。
检视气爆案新闻,绝对多数是现场陈述、勇将救灾、法官追凶、社会善心…,有关灾区的重建,迈向宜居城市的转型等深度内容,篇幅却极其有限。以气爆案冲击层面之广,说什么都值得投资足够的时段或版面去经营,为什么未能争取到应有的讨论空间?记者如果只端得出现场素描,新闻竞争力日渐薄弱是必然;若端出深度报导、调查采访等掷地有声的作品,当然会优先被选择;记者,显然有其未尽之责。
要深度讨论的重建事务太多了。花妈市长做出“问题管线不准回埋”的裁定,理由可以理解,但当初核准埋管、收费的是高市府,就算这些不再计较,市府总得有替代方案,记者关切过吗?再者,石化业撤出高雄市是政策走向,规划迁移到几块填海造陆的离岛基地……,媒体可曾调查过这些基地沉陷到稳定程度、禁得起重化工业设厂吗?填海新生地的沼气抽排是否趋于稳定,不致有凭空冒出可燃气体的风险?
移走石化业,高雄就能成为宜居城市、安全城市了吗?显然太过乐观。高市百年来以工业建埠,靠的决不只是石化业一项,拆船、电镀、染整、废五金回收……等伤害环境的产业几乎无一项没有,这些产业如今有的式微,有些移出,但是造成的危害仍长期留在水、土、空域。只排除石化业,对环境帮助,似乎心理层面大过实体,这些都是记者应使力的课题。
高屏8所大学设有工程、建筑科系,有几百名师生志愿投入灾区重建,愿以其专业诊断问题并提出对策,他们是在地、爱乡、无色彩的生力军,新闻界应让无私心的声音凸显,让民众了解,什么样的高雄才是可长可久的。
记者这个行业多重视心理成就,希望生涯中至少有一桩“代表性战役”,具体贡献能为世人称颂,日后在子孙面前抬头挺胸。高雄重建是记者值得投身的战役。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