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台媒《自由时报》社论要马英九阅读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一篇专论,作为施政依据,并以该文的片段内容批评台当局两岸政策。对此,台湾《中国时报》14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作为一个长期关心台湾发展的经济学者,我认为有必要提出一些公平论述,让社会大众评断。
美国的利益 不一定利台
该专论题为《市场解药应是美对台政策的中心》(Market Solutions Should Be Central to U.S.’s Taiwan Policy)是威尔逊(William T. Wilson)研究员的分析报告。文中引用了许多的数据,以美国观点分析台湾经济的现况,并更进一步加入两岸合作的政治风险,以美国利益为考虑,给美国政府作为对台施政的参考。
该报告大致可以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台湾经济成长率不如70年代、80年代的事实,其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转型、贸易竞争力下滑、投资下滑,人口结构老化等。第二部分,对大陆经济的依存程度提高,也就是对大陆的贸易、投资大幅增加,同时间对美国的贸易减少;ECFA签署后,台湾更依赖大陆了。第三部分,建议台湾应加入自由贸易协议及区域整合,同时注意对大陆对台湾最终要的政治目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对美国政策的建议及结论。
该文章还说,相较于泠战时期台湾对于美国经济的大量出口,现在已被大陆所取代;如此高程度的依赖,让台湾的处境岌岌可危,并受到大陆的制约;而这样的现况必须要有所突破,美国应该要公开鼓励台湾加入自由贸易及区域经济,同时重振与美国的关系。
综以观之,该篇报告分析台湾所面临的处境与困局还算客观,但给出的具体建议,大部分台当局知道且已经在做。例如软件和软件服务的整合;平衡经济发展,应减少对贸易的依赖,鼓励消费与投资;完善消费者保护法;更透明的投资流程,特别是私募股权交易;提升外国人来台直接投资(More inward FDI)、参加区域贸易协议等等。不同的是,该报告是给奥巴马对台政策的建议,也就是以美国政府利益为先,并不一定对台湾有利。例如针对台湾对美的出口依赖转向对大陆的依赖,建议要解禁美牛、美猪,能源要重核电并应大幅保障国外投资人等,因此部分建议必须审慎看待。
更进一步来说,参考国外观点确实是一个让政策拟定更周延的必要过程,然而外国人对台湾政经文化、政策背景及推动过程不一定了解,且所获得的数据可能是透过网络搜寻或特定团体所提供,且当前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加上国际外交环境中与中国大陆的角力,该报告的结论,站在美国的立场,当然对两岸合作更上一层楼会有一定程度吃味。希望本来亲美的台湾,能再重回美国阵营,来捍卫西方利益。因此对于大陆的政治目的也就特别敏感,用来提醒台湾注意。
无视政府国际化的努力
该篇社论除了挟威尔逊之报告以自重,也认为“马英九这些年把岛内不同意见当作比中国大陆更可恨的仇人,一意孤行连外国人都高喊危险的西进政策,国际化的脚步却相对迟缓、形同未动,这点就让人难以替他找到好的解释理由,他到底真实居心何在?”此言与事实完全相反。
当今台当局主张国际化,在ECFA签署前就已公开宣布“透过大陆迈向全球”的最终目标,这几年除了ECFA,台湾与新西兰、台湾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议不是也陆续传出好消息了,同时积极争取加入TPP及RCEP,加上“国发会”规划的“自由经济示范区”,都是要让台湾加入国际自由贸易的政策,这与威尔逊博士的建议不谋而合。
最后,该社论把“服贸”视为“贸易丙烯”,认为服贸签署就是企图执意于你我家中埋设“贸易丙烯”管线,这个比喻一点更是强辞夺理。看看业者怎么说,7月底寿险公会理事长许舒博公开提出RQFII与服贸脱钩,甚至是金融业与服贸脱钩。台湾商总、工总都公开要求服贸尽快签署,服贸显然是利大于弊,该文如此比喻别有用心。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