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金东辉:反服贸运动撕裂台湾社会

2014年07月31日 14:3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7月31日报道,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金东辉日前出席在青海西宁举办的“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表示,台湾“反服贸运动”有着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社会与两岸因素,同时对两岸关系发展、台湾政治社会变革的影响甚巨。

  金东辉首先分析了产生“反服贸运动”的四个方面因素:

  首先,从经济层面上看,台湾经济的不景气使台湾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出路感到迷茫。

  其次,所谓的“恐中”、“拒中”情绪起了相当的作用。在这场运动中,台湾学生并非单纯反对国民党当局的“黑箱作业”,也有人更多的是忧心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倾中”,以致伤害台湾的利益。

  再次,民进党起了推波助澜乃至暗中指导的作用。

  最后,新媒体在这次运动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反服贸运动”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时髦运动,使一些并不反对服贸协议或者对服贸协议是什么还都没弄清的大学生及其他青年人也走上街头,参与了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同时,金东辉也分析了“反服贸运动”的后续影响。他说,“反服贸运动”对两岸关系发展、台湾政治社会变革的影响甚巨。可以说,经此运动,今后两岸任何协议的通过都将不易,而所谓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将使两岸进行新的协议协商举步维艰。另外,所谓的“宪政”问题、“公民不服从”问题等,都将进一步影响台湾政治格局的变化乃至阶级政治的变化。

  其一,“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将严重制约两岸签订新的协议。金东辉说,今后台湾的行政部门再与大陆方面协商相关协议将战战兢兢,而对大陆方面而言,如果两岸行政当局协商通过的协议,却在台湾“立法”机构被否决,这在法理的解释上也将面对重大的难题。

  其二,“反服贸运动”进一步撕裂台湾社会,使台湾原本不明显的“阶级问题”被人为建构出来。金东辉说,台湾长期以来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左右阶级之分,但是这次“反服贸运动”中,有些政治人物却刻意建构台湾的“贫困阶级”,这种阶级建构事实上由来有时,“近年来台湾流行的阶级政治话语,不是社会自然发展产生的,而很可能是被政治力量所建构出来的;而且,从‘反马’与‘恐中’情绪在阶级政治话语中的发酵可以看出,台湾的内部公共政策问题和两岸关系问题也被卷入这个建构过程之中。”而这次“反服贸运动”则强化了这种所谓的阶级建构。

  其三,“反服贸运动”进一步破坏了台湾的代议政治。金东辉说,在这场运动中,所谓的“公民不服从”的理论一再被台湾知识界,尤其是宪政学者提起。也就是说,台湾社会有一批人认为,台湾目前的宪政依然存在“恶法”,公民在一定情势下是可以不服从这些“恶法”的,因为他们的“不服从”是为了“服从”一种更高的“正义”。可以说,这种思潮一旦泛滥,将给台湾的代议政治造成冲击,不利于今后台湾的法治建设与社会稳定。

  其四,“反服贸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岛内的“台独”思潮,并使之出现“青年化”的趋势。金东辉说,参加这场反服贸运动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正是李扁主政并极力鼓吹“台独”等分离意识的年代,随着这群年轻人逐渐成长并成为台湾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倾向更值得关注与研究。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